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罗蔓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蔓,.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J]. 文学研究,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94.
摘要: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可为学生营造古诗词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诗词内容、体悟诗人情感这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兴趣
DOI:10.12721/ccn.2022.157094
基金资助:

引言:因欠缺人生阅历又缺乏文言积累,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难免出现阅读困难、理解不畅等问题。但是,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或寓情于景、或借景言情、或情景交融,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古诗词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反复吟诵,激发学生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都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不懂传统吟诵方法,便用现代朗读的方式来指导古诗词诵读,不仅生硬拗口,格格不入,而且一味死记硬背,模式单一,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很多学生表示不喜欢古诗词,害怕学习古诗词。多读书难道真的有错吗?朱自清的《论朗读》也指出“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其实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读,而且要多读。但古诗词的读,不是朗读,而是吟,是诵。吟诵,是汉诗文传统读书法,它能带我们回归到古人创作的语境中,找回了与古圣先贤对话的语言。在这种对话中,学生真正获得了学习的自主权。吟诵就如一把火,点燃了学生心中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比如我在教学王维的写景诗《鸟鸣涧》时,让学生聆听徐健顺老师的吟诵,然后我也带着孩子们去跟着吟诵、吟唱,在抑扬顿挫、古声古韵、优美动听的诵读中,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宁静幽美的春山月夜中,欣赏着那一轮明月,感受山谷的空寂,还有似无实有的那一两声悠扬的鸟鸣声。吟唱着如此动听的曲调,置身于如此美景,谁还能不喜欢古诗词,谁还能不爱吟诗诵诗呢?

二、入境随想,追寻诗词情志

诗词情志的探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触摸表层、深度攖取的渐进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融入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想象时,可以逐句想象,也可以站在全诗的角度进行整体想象。具体操作时,要根据诗歌特点和教学现实需要选择。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思维较为丰富,这就为入境随想提供了可能。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想象。

学习《示儿》,这首诗是陆游临终时展现的忧国忧民情怀。学生难以精准把握诗歌内涵,很难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为此,教师讲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陆游一生致力于收复中原地区,但遗憾的是都没有成功,嘉定二年十二月,八十五岁的陆游心力交瘁,临终之际,他给儿子写了一首诗,嘱咐儿子,如果抗战胜利,在家祭时一定把这件大喜事告诉自己。讲述结束后,学生对诗歌内容似乎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假如你是陆游你在临终前会交代哪些事?学生根据诗词创作背景,发挥自身想象力。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度较高,他们的想象都能围绕抗战展开,很快触摸到诗词的核心区域,教学实效性得到凸显。

与幻想不同,想象不是随意的,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现实作为依据。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整篇文章有一定推动力,教师巧妙地借助这一点,从背景介绍出发,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考力,学生立刻进入亢奋状态,诗词情志逐渐挖掘出来。

三、拓展诗词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在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的教育环境下,新教材版本中的古诗词数量显然有所增多,但是相对于我国流传千年的古诗词文化而言仍旧还是凤毛麟角。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深入适彻的理解教材古诗词中的内容,也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对学生进行诗词内容拓展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浩如烟海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诗词知识储备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文学修养,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精彩课堂的绽放。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塞下曲(夜黑雁飞高)》这首诗时,首先,笔者由题目入手,通过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进而以加重音的语气对学生说道“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六首《塞下曲》中的第三首。“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学完这首诗后自主性地去阅读其余的诗。然后,引导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借助课下注释帮助学生疏通了诗意.指引学生说出了这首诗所描写的是将士雪夜准备战斗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之后,我拓展了诗词内容,引导学生赏析了卢纶的另外一首《塞下曲(林暗草惊风》,此时学生阅读剩余《塞下曲》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刺激。最后,对学生提出了查阅资料,主动阅读其余《塞下曲》的课下作业,进而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这次课的学习收获。这样,笔者通过拓展诗词内容,让学生意识到了我国古诗词灿若繁星的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古诗词储备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实现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的精彩绽放。

结论: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富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吧!

参考文献:

[1]李正国.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3):40-41.

[2]蒋瑾兰.互文相谐 言意兼得——“互文性”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7):97-98.

[3]林春木.让诗意栖居在语文课堂——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9(91):27-28.

[4]姜扬.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