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评价
皮少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皮少琴,. 标准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儿科杂志,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摘要:
重点针对标准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价值展开分析研讨,期待能将所有研究成果应用至实践中去,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为广大儿童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众多家庭幸福提供支撑。方法:纳入120例在社区实施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样本,拟定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为实验开展期限,遵循“平行序贯分组原则”,采用数字编号法对所有样本进行划分安排,将120例接种儿童按照1--120的顺序自然编号,奇偶数分别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n=60),同时将不同护理干预策略开展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方案,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增添标准化心理干预策略,具体涵盖转移式心理干预、趋利避害式心理干预、渐进式心理干预,而后进行临床资料、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纳统计,比对评价,采用t检测(正态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计算均数以(x±s)代替。结果:实验过后,组间相较,干预策略相较,研究组在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均显优另一组(P<0.05),存在可比价值,值得探讨,具体体现方面有:接种依从性、视觉模拟量尺(VAS)恐惧测量表得分、疫苗接种满意度。结论:本文采用对照形式,在两组儿童间展开对比分析,重点评价标准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影响意义,目的在于通过对比方式寻求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为领域研究发展进程提供促进,更好的保护儿童生命健康。结局所得明确,标准化心理护理干预的融入采纳,既能有效减轻幼儿对预防接种的恐惧程度,又能够显著提高幼儿接种依从性及接种满意度,其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均高,值得肯定与推崇。
关键词: 标准化心理护理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基金资助:

时代的复兴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使人们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娱乐项目方面均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变化将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也会对身体造成无形的伤害[1]。本文研究主题是《 标准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评价》,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的调整取得了较为积极且明显的成效,这一变化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医疗体系的高度关注,如何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不受外界各类因素侵袭,干扰,便成为了领域专家重要研讨课题[2-3]。疫苗接种便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然而,受儿童年龄尙小,配合度低下,家长对预防接种认知匮乏等因素影响,致使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受到阻碍,接种质量受到极大影响[4]。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收集120例至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将不同护理干预策略实施于两组之间,品其优良,鉴其差异,做汇报阐述,希望能有效推进领域研究的发展进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展开形式为对照模式,纳入120例在社区实施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样本,拟定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为实验开展期限,遵循“平行序贯分组原则”,采用数字编号法对所有样本进行划分安排,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参照组划入(n=60),增加标准化心理护理的研究组划入(n=60),期间对样本基础资料的分类与归纳均引用相关软件予以处理,未见差异性,P值>0.05,可对比。针对样本资料进行细化:参照组:男女占比数值:38∶22;年龄分布情况:4--6岁,中位年龄处于(5.14±0.46)岁;研究组:男女占比数值:36∶24;年龄分布情况:4--6岁,中位年龄处于(5.28±0.59)岁。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符合如下条件者纳入:基础资料完整;幼儿家长对实验方案、流程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存在如下条件者排除;基础资料不全;配合度不高;对实验方案策略存在异议,不能良好沟通者排除。

1.3护理方法

1.3.1 参照组:在本组中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方案,具体内容包括:⑴ 环境干预: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接种环境,通过配备相应引导设施、装饰儿童喜爱的动漫壁纸等供幼儿玩耍和欣赏,以此转移儿童注意力,提升接种效果[5]。⑵档案建立:为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建立相关档案,准确记录个人信息及接种信息。⑶健康教育:以多种形式,如分发图册、播放视频等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宣教,使其对预防接种知识有更深切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接种效果[6]

1.3.2 研究组:本组执行方案如下,常规干预策略等同参照组,另外增添标准化心理干预服务,具体内容包括:⑴ 趋利避害式心理护理:针对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采用亲和、通俗的话语,积极的与之沟通,告知其预防接种的重要、优势、效果,例如:若能顺利接种,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不会轻易生病,促进儿童从心理层面接受预防接种,感知该项操作的必要性[7]。⑵渐进式心理护理:此种干预策略,重点强调循序渐进的护理原则,逐步的消除幼儿对预防接种的抵触心理、恐惧心理、焦虑心理,如:指导家长做好诱哄的协助工作,在充分赢得幼儿信任,抵触情绪有所减轻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再通过可爱的图片、精美的糖果等,对幼儿实施进一步诱哄,还可通过言语询问来转移儿童注意力,如询问幼儿园情况、喜爱的事物有哪些,最终达到稳定儿童情绪的目的,为接种做足准备[8-9]。⑶转移式心理干预:营造儿童喜爱的接种环境,配备书籍、玩具、影音设备,通过播放儿童喜爱的卡通电影、音乐来转移儿童注意力,针对依从性良好的儿童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依从性差的儿童则需采取强制方案,护士要掌握稳、准、快的操作技巧,最大限度降低接种痛苦[10]

1.4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两组在接种依从性、VAS得分、疫苗接种满意度方面的差异表现。

1.5统计学方法

SPSS26.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计均数±标准差,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 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百分率(%)代替,若两组对照结果表明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借助图表数据呈现,不同护理方案的采纳应用,均对预防接种儿童影响作用积极,但研究组所获效果更加显著(P<0.05),见表1、表2呈现: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x±s、n、%、分)

截图1741936681.png表1 两组接种满意度比较(n、%)

截图1741936706.png3讨论

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工具,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可为孩子在未来的整个人生道路提供充足的健康保障。因此,为更好的将这一重要举措实施开展,全国各大城市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预防接种门诊,为儿童接种各类疫苗,接种疫苗不仅保护了婴幼儿免受流感的侵袭,而且可以减少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11]。为此,本文以对比实验的方式,在120例儿童中开展了不同的护理干预策略,结局呈现,提供常规护理+标准化心理的研究组儿童,在接种依从性、VAS评分、接种满意度方面体现,均显优参照组,实现对比价值。分析原因:常规护理单一、固化,无法满足儿童及家属相关需求,所以收获效果不为理想。标准化心理护理干预的融入,能够成功弥补上述不足,该项护理方案主要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心理过程,通过鼓励、说服、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对接种儿童进行心理引导和暗示,最终达到提高儿童应对困难、克服困难勇气和信心的效果[12-13]。文中研究组之所以能够收获良好的干预效果,主要得益于对环境的营造,干净整洁、舒适平静的环境能够消除幼儿对外来环境的恐惧;档案的建立,能够使医护人员更加具体、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儿童年龄、性格等特征,更好的开展接种工作;根据儿童心理状态制定差异性护理方案,如:采用趋利避害式心理干预,渐进式护理手段赢得儿童信任,使其明确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另外,通过介绍接种室基本状况,让儿童建立起感性认识,降低对预防接种的不配合程度;最后,引导家长参与其中,协同合作,通过可爱的图片、精美的糖果、书籍、影音设备等诱哄儿童,使其不良情绪得以消除和平复,再配合表扬、鼓励,实现顺利接种[14-15]

综合上述可得结论:在本次实验中,有针对性的对标准化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比对,旨在通过对比形式,更好的展现其优秀应用价值,表1、表2也以切实数据充分证实了实验价值,不仅切实减轻了儿童对预防接种的恐惧程度,提高了接种依从性,同时还极大增进了儿童及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满意程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引用。

参考文献

[1]何亚华.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 2021 ,25 (30)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4381-4382. 

[2]董桂凤.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 2020 ,5 (12)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42. 

[3]于宏.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 . 2020 ,15 (01)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94. 

[4]王艳.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 2019 ,17 (20)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209-210. 

[5]韩美玲.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9 ,19 (27)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200-206. 

[6]邹素珍.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19 ,30 (04)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662-664. 

[7]刘艳萍.优质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 2023 ,21 (17)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41-44. 

[8]刘波.优质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婚育与健康 . 2023 ,29 (11)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124-126. 

[9]吴金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 2021 ,36 (08)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124-125. 

[10]范青晓.优质护理服务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评价[J].人人健康 . 2020 (14)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501.

[11]张红.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 . 2020 ,27 (07)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97-100. 

[12]姜玉,王金金.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0 ,31 (10)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1645-1646. 

[13]杨素萍,王洁.循证护理模式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 2019 ,6 (06)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96-97. 

[14]沈雪榕.针对性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和家长满意度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9 ,19 (07)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260-263. 

[15]闫晓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研究[J].家庭生活指南 . 2021 ,37 (06) 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71-7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