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古诗词教学
​王玉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玉霞,. 简析小学古诗词教学[J]. 文学研究,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119.
摘要: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古诗词教学还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对于古诗词背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诗词的重视,发现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并且积极探索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学素养
DOI:10.12721/ccn.2022.157119
基金资助: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语文教育更是如此。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往往因为古诗词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不直接,学生不能直观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这样学生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在布置背诵和默写任务后,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不够详尽,学生只能机械地进行读写,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学生从未领会古诗词其中的深意,慢慢就会失去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2.忽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整个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忽略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机械地给学生翻译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的背景,这样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性忽视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以至于很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历史基本知识的缺乏,对于教师介绍的时代背景,学生无从感知,这些历史知识都是古诗词的养料,没有历史作为背景,古诗词就无从谈起。

二、古诗词教学策略

1.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1.1依托生活组织古诗词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古诗词的特点和所承载的情感,通过营造古诗词学习情境的方式带动学生产生古诗词学习热情。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依托生活组织古诗词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师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古诗词思想内涵更为深入地洞见与理解。考虑到古诗词意境深远、文字隽永,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去体察古诗词作者在创作古诗词过程中融入的深厚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其在充分理解古诗词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1.2引导学生抒发古诗词学习感想。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为学生创造对古诗词自读自悟的契机,确保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的见解,以此促进班级学生之间就学习古诗词的心得与体会展开更好的交流。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表自身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每个人都应当发言,小组其他同学应当认真聆听,最终由组长归纳和汇总组员的观点和见解。借助这样的古诗词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的古诗词理解水平都有进步与提高。

2.运用情景教学法,加深学生理解

2.1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情境教学观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借助情境创设的力量对学生学习古诗词内容提供针对性教育指导,能增强古诗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古诗词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促使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下主动针对古诗词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索,在情境辅助下有效学习和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到古诗词所营造的优美意境,对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诗词理解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

如教师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与诗词内容相关的景色,让学生能结合视频内容对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清澈的水流中鸭子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已经开始嬉戏的景色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同时观察视频内容还能对蒌蒿、芦苇以及河豚所营造的特殊优美意境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教师讲解诗词内容,联系视频指导学生对诗词内容进行解释和翻译,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内容的兴趣,在多媒体情境的作用下深层次理解古诗词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多媒体情境创设的作用下对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理解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综合质量。

2.2情境演绎,优化情感体验

情境演绎是情境教学观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发挥情境演绎的作用能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环境中,体会不同人物情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综合教学质量得到循序渐进的优化和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演绎相关诗词情景的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创新,为学生有效学习古诗词内容提供良好的支持。

如教师组织学生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词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杜甫情感的理解,就可以引入情境演绎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杜甫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并将“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两句诗演绎出来,重点在情境演绎活动中表现杜甫喜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在组织学生参与情景演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指导,确保学生能在准确把握杜甫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演绎,使情景演绎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辅助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情境演绎的作用下,学生能深切体会到杜甫的思想和情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升,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中针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和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虽然看似枯燥无味,实则趣味良多。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古诗词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新课程(上), 2018(4).

[2]黄苏芹.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改进[J]. 考试周刊, 2018, 000(018):4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