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癌症属于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的癌症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在全球的癌症发生案件中,有一半以上都发生在我国,因此社会各界便提高了癌症病患在化疗过程中治疗的重视程度[1]。目前我国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由于化疗在治疗癌症的同时还对病患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副作用,导致肝功能、肾功能的衰竭,还可能引发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以及大概率的癌症复发率。不仅使得化疗效果不明显,还导致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降低。其中化疗后诱发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癌症化疗患者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副作用,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就以我院对癌症患者采用化疗的治疗手段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采用化疗手段治疗癌症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癌症化疗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纳入实验组,同时取60例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统计得出这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为33~69岁。纳入标准:1.符合癌症西医诊断标准确诊的糖尿病住院患者;2.年龄在30岁至70岁的男性或女性患者;3患者均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知情同意,愿意合作,获得知情同意书过程应符合GCP规定。排除标准:年龄在30岁以下或70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调查和研究都获得了病患及其家属的同意,而且获得我院的批准。
1.2方法
1.2.1生化指标测定:采用日立76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PC)、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钙、血磷等情况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C-钛进行测定;运用磺胺水杨酸法对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进行测定。
1.2.2临床资料收集:统计和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病程、个人史、家族史、疾病史等情况,分析相关因素。
1.3指标判定
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比例,对生化指标以及临床资料的情况进行分析,绘制出表格。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结果将通过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运算。通过双侧检验后,P值小于或等于0.05则被指出与正常检验的结果不同,具有统计学含义。(特别说明的除外)定量指标符合正态分布以±或SD表示。对计量资料,可选用t试验、近似t试验或秩共和试验。可靠性分析方法: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
2.结果
2.1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的危风险因素
表1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的危风险因素调查
2.2相关因素相关性分析
表2相关因素相关性分析
3.讨论
当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可达到4.5-4.7亿。因此,老年人中发生癌症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多,老龄化人口中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上升。癌症是指人体在各种肿瘤病变因素的影响下,正成的新生物,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癌症也就是癌症[2]。根据预测数据显示,到2024年年,我国癌症病例数将会达到500万人。其中癌症是常见的肿瘤疾病,患者会表现出现癌性疼痛、容易出现病理性现象等情况,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会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3]。临床上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以及国外常应用的靶向疗法和恶性癌症免疫疗法。在美国靶向疗法和恶性癌症免疫法是临床经验治疗恶性癌症的常见方法,而在我国常采用化疗治疗恶性癌症。因此,本文通过对肿瘤患者化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上预测和预防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参考。
3.1相关因素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对实验组患者和非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了解到导致患者发生肿瘤患者化疗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肿瘤患者化疗家族史,性别比较,实验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MI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体重情况也影响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实验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可见其水平升高对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风险升高具有影响;其次,患者饮酒、吸烟等也是导致人体出现肿瘤患者化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3.1.1血糖得不到控制
医学研究证明,癌症患者血清中的高血液含量是诱发周围神经病变加速发生的因素之一,而且血糖水平得不到控制的癌症化疗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明显较高,可见高血糖与周围神经病变有密切的关系。根据临床医学研究证明,癌症化疗患者由高血糖诱发导致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为高血糖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增加,从而引发合并疾病。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由于自身的胰岛细胞的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失调,导致人体血糖水平发生较大的波动,当血糖无法控制时,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就会增加[4]。
3.1.2维生素缺乏原因
维生素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持人体正常平衡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维生素缺乏,机体发生紊乱就会导致人体出现相关疾病。其中,维生素缺乏是导致癌症化疗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之一。维生素在人体各组织成分合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而随着癌症化疗患者疾病病程的增加,化疗药物影响,患者发生维生素缺乏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加,维生素缺乏,身体细胞功能失调,无法满足机体的正常功能运行[5]。与此同时,维生素缺乏身体各组织成分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且出现降解失衡,就会导致癌症化疗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比维生素缺乏患者高。
3.1.3其他因素
与此同时,癌症化疗疾病是由于,异常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炎症、脂质沉积、线粒体功能紊乱、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等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同时也会对人体肌肉组织内的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产生影响,导致人体内ATP合成过程出现异常,以及大量活性氧物质的产生,从而对人体的维生素造成影响,增加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因此,癌症化疗疾病常和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发生,癌症化疗会促进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同时,人体营养摄入量不足,长期用药对机造成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增加。
3.1.4性别因素
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雌性激素下降,机体吸收能力下降,骨形成能力下降,就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同时年龄越大,病程越久,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越高,例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就会导致患者维生素转换异常,出现维生素营养不良,神经病变的情况。
3.2建议
3.2.1蛋白质摄入
营养摄入不足是导致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之一,患有癌症化疗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的患者,存在控制血糖而导致饮食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因而出现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对肾功能正常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进行饮食的计划和蛋白质以及能量的均衡搭配,确保患者合理的营养摄入,预防和治疗患者代谢紊乱的情况。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保障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维持人体肌肉的正常功能。同时亮氨酸的摄入能够起到老龄患者肌肉量减少和肌肉蛋白质合成受阻的情况,摄入一定的亮氨酸对于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则需要限制其蛋白质的摄入,而需要进行亮氨酸的摄入,来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
3.2.2维生素的摄入
维生素参与人体维生素钙质的吸收,医学研究证明,对于维生素含量低的患者,通过增加其体内的维生素的含量可提高患者各组织的质量。周围神经病变或肌肉质量下降患者可通过晒太阳、食物中摄入以及维生素药物的服用,来补充机体缺失的维生素,导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提高机体的肌肉质量和强度。
4.小结
由于肿瘤患者化疗患者在此疾病阶段的临床症状往往不严重,尚未对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就会出现患者难以察觉的情况出现,而随着化疗时间的增加,患者就会出现各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就会非常常见的一种,这会对患者的身体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本文中,通过了解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因素,实现临床上更加高效地预防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解丽,王静萱,张清媛.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防治研究的现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4):1123-1126.
[2]丁彩艳,陆箴琦.化疗致外周神经疾病的评估及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1):59-62.
[3]张莉红,于世英.神经毒性自评量表的信度及效度评估[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5):388-390.
[4]王悦,付菊芳,白燕妮,王美霞,杨艳,赵卿,杨靖.癌症患者对化疗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6,32(22):9-13.
[5]王悦,白燕妮,郑玉杰,王美霞,杨艳,赵卿,付菊芳.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5):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