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研究
傅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傅裕,. 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354.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劳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环保意识。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入手,探讨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
DOI:10.12721/ccn.2023.157354
基金资助:

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劳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其次,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然而,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其次,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再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最后,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不够,缺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劳动,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到环境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其次,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团队劳动中,学生能够学会承担责任,关心和帮助他人,培养集体观念和共同荣誉感。

第三,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参与劳动,学生可以形成勤劳、节俭的品质,对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魄和培养兴趣。在劳动中,学生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同时,参与各种劳动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培养动力。

第五,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区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劳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爱护自然及身边的人和事。

最后,劳动教育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和家庭美德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敬畏劳动者。

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劳动教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环保意识。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一)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尽管劳动教育已经被纳入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但是其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一些学校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导致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另外,一些学校可能缺乏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无法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

(二)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足

由于缺乏对劳动的认识和了解,一些学生对劳动持有错误的看法。例如,一些学生认为劳动是一件苦差事,不愿意积极参与劳动。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劳动与自己无关,缺乏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在一些学校中,劳动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例如,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劳动教育等同于让学生打扫卫生或做手工,而缺乏真正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单一的劳动教育形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四)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不够

劳动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一些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他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导致劳动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不够。

(五)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在评价机制方面,部分学校没有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对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利用。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教师也无法及时获取反馈,无法对现有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多方面的,包括课程设置不完善、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足、劳动教育形式单一、与其他学科整合不够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建立健全评价机制等。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努力,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

针对上述提到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对应的策略:

(一)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制定适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例如,可以设置关于种植、烹饪、手工艺等不同领域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相关技能,并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例如,通过让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作用。

(三)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除了常见的打扫卫生和做手工外,还可以设置更多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劳动教育形式。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职业体验、环保行动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四)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劳动教育可以与科学、自然、数学等学科进行整合,例如,在科学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或者在数学课上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作用。

(五)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分析。可以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观念的评价。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建立健全评价机制等策略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建立健全评价机制等。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努力,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占奎.新时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J].新课程,2022(33):56-58.

[2] 张铮,张小慧.综合实践活动视角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校本实践[J].天津教育,2022(30):123-125.

[3] 张洁.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4] 马德.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开展研究[J].新课程,2021(01):28-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