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当机体出现严重的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时,以人工辅助通气装置通常是有创和无创呼吸机,来改善患者的通气或换气功能即为机械通气[1-2]。呼吸衰竭时,应当应用机械通气,能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肺的气体交换效能,使呼吸肌得以休息,有利于恢复呼吸肌的功能。当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昏迷逐渐加,深呼吸不规则或出现呼吸暂停,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和吞咽反射明显减弱,甚至消失时,应当进行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是患者营养治疗的另一个名称,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或两种共用[3-4]。对于重症病人,它不但是营养的供给,更是治疗手段,所以也称为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平常的摄入可作为肠内营养的手段。营养剂从鼻胃管或鼻肠管进入患者的胃内或肠内,进行营养支持的方式称为肠内营养支持。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70例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和试验组,对比组35例患者采用胃管营养支持治疗方式,试验组35例患者使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对比组年龄22-88岁,平均48.69±1.70岁。试验组年龄23-90岁,平49.52±1.9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比组采用胃管营养支持治疗:在入院后,连接营养泵和营养管,通过管道将营养剂输入到病人体内,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节营养支持速度。
1.2.2试验组采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方式:治疗方法和过程同对比组,连接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的营养指标、恢复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式
各方面获取的数据使用SPSS20.0系统处理,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所得到的数据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表示。
2. 结果
2.1营养指标对比
在进行治疗前的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对比无差异,在进行治疗后的营养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分数更高(P<0.05),差异证实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n=35,x̄±s)
2.2治疗前后恢复指标对比
治疗前恢复指标对比无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指标较优(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恢复指标比较(n=35,x̄±s)
2.3不良反应对比
试验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讨论
神经外科是指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处理神经相关病变的学科。处理的神经病变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例如脑组织和脊髓,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例如颅神经和脊神经。同时还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临近的病变结构,例如脑膜、脊膜、颅骨,甚至头皮等病变。具体来说,神经外科需要处理的病变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部的海绵状血管畸形等一系列疾病。也包括原发性脑肿瘤,例如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等[5-6]。也包括继发性的脑肿瘤,例如脑转移瘤等。同时神经外科还要处理脊柱、脊髓相关性的疾病,例如椎管内的肿瘤、脊髓髓内的肿瘤,颈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综合征等。除此之外,神经外科还有功能性的疾病需要进行处理,例如癫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7-8]。总体来说,神经外科治疗疾病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保护患者神经结构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外科病人部分重症病人情况较严重,需要采取机械通气方式改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就是指通过呼吸机的作用,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和,从而防止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的蓄积,主要是为了使机体能够度过基础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9-10]。该种治疗的方法主要有适用于脑部外伤、脑血管意外感染以及中毒等疾病所导致的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其次,还可以用于肺部疾病、支气管疾病所引起的周围性呼吸衰竭的治疗,还可以用于心脏手术、心肺复苏等所导致的心衰竭的治疗。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发生呼吸衰竭的时候,可用机械装置辅助呼吸肌工作,增加肺内气体交换,这个过程叫做机械通气,所用的机械装置称为呼吸机。机械通气是一种呼吸支持方法,不是病因治疗,不能够用来治愈疾病,它只会为导致呼吸衰竭的各种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机械通气可以改善病人的氧合、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减少病人呼吸做功。但是可能出现不良影响,比如对肺,可能出现气压伤,出现气胸、纵隔气肿以及皮下气肿等,少数引起严重临床后果。对心脏,由于机械通气是正压通气,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和血压。但是有时候因为病情需要,必须使用高气道压力的时候,可能同时需要补充循环血量,甚至使用升压药物。对于胃肠道,由于气压作用,病人可能发生胃扩张,可以通过留置胃管减轻胃内压力[11-12]。机械通气的患者,要达到适当的营养支持比较困难。营养不足会影响呼吸肌群的功能,增加肺炎和脱机困难风险。而过度的喂食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加通气需要,所以需要计算患者的能量需求以尽量达到平衡。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呼吸与呼吸机送气不能同步,出现人机对抗,严重影响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这个时候需要用镇静剂与肌松剂打断患者呼吸,以达到既定的治疗目标。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支持治疗的手段之一,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或两种共用。对于重症病人,它不但是营养的供给,更是治疗手段,所以也称为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平常的摄入可作为肠内营养的手段。营养剂从鼻胃管或鼻肠管进入患者的胃内或肠内,进行营养支持的方式称为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功能不能进行营养摄取,需将营养物质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进行营养支持的方式,称为肠外营养支持。
针对ICU病房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有这么几种:第一,通过鼻胃管把营养液注入病人胃里。这类病人需要一个前提就是:病人的胃必须具有一定的蠕动功能,这样有助于营养液从胃里排空以后进入到小肠,从而进行营养液的消化吸收[13-14]。第二,经鼻放一根管子,把管子放到空肠里边,进行空肠营养支持。这样避免了蠕动功能减弱病人的营养液进入到胃里,在胃里储留不能进入到小肠里,无法进行营养液的消化吸收。第三,经体表打一个通道,把管子从体表直接放到胃里或者放到小肠里,这样便于长时间通过管子给予病人胃肠营养支持。后两者通常用于需要比较长时间进行胃肠营养支持,却而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临床上大多数情况还是采用鼻胃管,主要是对于口腔咽喉有病变的病人,比如炎症、肿瘤或者骨折外伤,暂时不能开口进食,通过鼻胃管的方式将食物注射到胃里面。鼻胃管的主要优点就是操作简单,对食物的要求也比较简单[15]。只要是流质的食物一般都容易加工,食物通过正常的胃的消化作用,也更有利于食物的营养吸收。鼻肠管主要是对于丧失胃的消化功能的病人,将管道直接进入到小肠。在安置鼻肠管的过程当中,需要在内镜下才能够操作,难度更高、更复杂。食物直接注入小肠里面,增加消化道的负荷,同时对食物的要求也会更高,需要专门特制的肠内营养液。鼻肠管具有维护肠道完整性,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肠道运动,减少细菌的移位,降低能量的消耗与高代谢水平。可迅速建立肠内营养通道,解决肠胃动力差的患者,肠管无法到达空肠的问题。创伤及患者的痛苦明显降低。操作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情况,要注意观察,防止误吸。本次研究中 ,两组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不同,在营养指标、恢复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上效果差异明显(P<0.04)。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手段采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冯丽伟,付丽,魏立娜,张清照,刘华宇,晏东波.泵入与顿服肠内营养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2,28(06):631-635.
[2]杨静,祖木热提古丽·牙克甫,尹光娇,周少珠,叶旭军.不同肠内营养液对老年重度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7):3264-3269.
[3]吴艳军,刘天鸽,姜惠娟,杨芳杰,刘志丹,李明珠,孟丽丽,徐征,郭颖.早期幽门后肠内营养联合早期气管切开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04):392-396.
[4]Kim Gun Woo,Roh YoungIl,Cha KyoungChul,Hwang Sung Oh,Han Jae Hun,Jung Woo Jin. Diet-related com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timing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who recovered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ed analysis.[J]. Acute and critical care,2022.
[5]张志萍,张宝民,秦伟,高凌杰,陈冬.肠内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营养和预后的影响[J].临床荟萃,2022,37(06):510-514.
[6]殷雅琴,张雪锋,钱芳,李娟,王敏丽,杨凯丽.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20(05):410-412.
[7]刘颖,杨志高,李慧琼,姚梦雪,谭万清,赵有芳.肠内联合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机械通气患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医学信息,2022,35(10):98-104.
[8]吴苏华,张宗满,梁国源,李远华,潘爱文,姚玉婷.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03):53-59.
[9]梁锡泉,农勇军,覃善都.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22,8(03):21-25.
[10]熊卓吾,姜颢,徐兴凯,李达.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防治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01):88-91.
[11]Ye Xiaodan,Chang Yuan-Chin,Findlay Merran,Brown Teresa,Bauer Judy. The effect of timing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feeding outcomes and dysphagia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or chemoradi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J]. Clinical Nutrition ESPEN,2021,44.
[12]牛书润.改进肠内营养策略对重症俯卧位机械通气早期肠内营养患者胃残留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1,34(03):177-179.
[13]张丹.间歇鼻饲不同泵注时间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07):819-821.
[14]李瑞霞,张满堂,孟明哲,刘湘,张冉.肠内营养混悬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2):8-9+70.
[15]刘端绘,莫毅,陈泽宇,梁振杰,王勇湘,陈再钊.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24(0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