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其中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而重症患者则会出现整夜无法入睡的情况,本病症不仅会单独出现,也可能与头晕、心悸等表现同时发生,导致治疗难度较高。常规西药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阿普唑仑等药物改善睡眠质量,但是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祖国医学在失眠治疗中的作用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传统中医将失眠归结为“不得眠”范畴,认为本病症与“火、痰、瘀”等存在相关性,因此在临床上应采用活血化瘀方法促进血运,改善临床症状。现为深入分析活血化瘀疗法在失眠患者临床干预中的价值,本文选择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具体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医院于2023年3月-2023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失眠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男/女=22/18;年龄47-61岁 ,平均年龄(55.93±2.27)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女=25/15;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5.87±2.30)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口服阿普唑仑(国药准字H13020738,0.4mg*10),0.4mg/次,2次/天;在患者用药1周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则可将用药剂量提升至1.2mg/天,分三次服用。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药物组方包括醋北柴胡、当归与川芎各20g,炒白芍、炒桃仁、生地黄各15g,炒枳壳、红花各10g,炒酸枣仁与怀牛膝各30g。上述中药组方水煮煎服400mL,分别在下午4点与睡前服用。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0天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失眠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判定依据为:(1)显著改善。经药物干预后患者睡眠恢复正常,易醒、醒后不能再寐的症状消失。(2)一般缓解。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每夜入睡时间增加;(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录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时间下的睡眠质量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n)2.2患者睡眠障碍评分
本文相关数据证实,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失眠患者睡眠障碍变化(分)3.讨论
当前居民受到生活工作压力增加以及身体机能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失眠发病率逐年提升,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与生活能力下降、加重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等,因此尽早实施药物干预成为其中的关键[1]。我国传统中医对失眠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医学古籍中对本病症的记载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气血之乱”是造成不寐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患者实施活血化瘀干预方法具有可行性。
根据对两组失眠患者的观察可以发现,在采取活血化瘀疗法后可显著提升本病症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从中药组方构成来看,醋北柴胡有疏肝升阳以及和解表里的功效,大量古籍记载该药物有“推陈致新”的功效。当归有补血活血的效果,对于改善周身血运有积极作用。川芎有行气开郁的功效,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药物,对于改善动物脑活动的意义重大,有助于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进而显著提升睡眠质量。炒白芍祛风除湿,与炒桃仁联用可达到活血养血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作用,且在《温病条辨》中详细记载了该药物治疗夜寐不安的功效,满足失眠患者的临床干预要求。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红花活血通经,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二者联用可取得更满意的活血效果。最后炒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则有治疗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等疾病的效果。上述诸药联用,不仅可疏肝解郁,也能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解决了失眠患者存在的情绪低落、思虑过多等问题。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失眠患者往往存在肝气不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缓慢以及食欲下降等,而在本文所采用的活血化瘀疗法中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避免患者因为长时间的肝气郁结而造成的气血不畅现象,因此是有效去除病机的合理疗法,这也是本组患者能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2]。本文根据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评分深入总结不同疗法的临床价值,表2证实该观察组患者干预一天、干预三天、干预五天的睡眠障碍评分分别为(10.03±0.75)分、(9.11±0.25)分、(8.34±0.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明活血化瘀干预方法具有先进性。
综上所述,在失眠患者治疗期间可优先选择活血化瘀治疗方法,该疗法的疗效显著且见效快,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睡眠障碍问题,应该成为临床干预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倩,李运伦.论活血化瘀法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1):111-115.
[2]白瑞丽,王爱珍.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不寐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06):87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