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时间固定的工作姿势、年龄增长,以及不恰当的腰部受力动作,腰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中医认为,腰痛多与肾精不足相关,以肝肾亏虚型较为常见。分析发现,肝肾亏虚型腰痛多在劳累后发病,且病程时间长,反复迁延不愈,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所致,因此治疗以滋阴补肾和通络活血为主。针灸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经实践显示是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痛的有效手段,能通过对患者肾俞穴、大肠俞穴、委中穴、太溪穴、阿是穴等穴位的针刺,发挥通经活血的作用,从而缓解患者腰痛。近年来,随着腰痛患病率的不断增高,发现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中药内服更能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疼痛缓解速度。基于此,本次实验以我院收治的68例肝肾亏虚型腰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医院中进行肝肾亏虚型腰痛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为对象,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根据分组规则均等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4例有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4~66(50.31±9.17)岁,病程3个月~3年(1.53±0.34)年。观察组34例有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5~65(50.13±9.08)岁,病程5个月~3年(1.61±0.40)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中关于肝肾亏虚型腰痛的诊断标准与要求;知情自愿同意参与。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患有腰椎结核者;恶性肿瘤者;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穴位选择环跳穴、委中穴、脊中穴、腰阳关穴、太溪穴、肾俞穴、肝俞穴、大肠俞穴、命门穴、阿是穴。提醒患者采取仰卧位,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以夹持进针法直刺环跳穴。得气后,采用导气法弱刺激委中穴、脊中穴、腰阳关穴、大肠俞穴后留针30分钟;其他穴位均采用提插捻转补法针刺,得到后留针30分钟。连续针灸5d后休息1d,共针灸10d。观察组在使用对照组针灸治疗的同时,增加中药内服,药方选择一贯煎,组方为:熟地黄、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乳香、没药、苏木、砂仁、延胡索、淫羊藿、巴戬天、肉苁蓉每位各10g,党参15g,甘草6g。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进行加减治疗。用清水浸泡后煎煮,直至药液浓缩至400ml左右,提醒患者每日1剂,分两次餐后服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其中疼痛、活动受限等直接症状消失,直腿抬高度在70°以上,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者为显效;疼痛、活动受限等直接症状改善,直腿抬高度在40°以上,基本生活能够自理者为有效;未达以上任一情况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人数占比之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分值为0~10分,分值高低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比较两组腰痛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比较两组腰痛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评估,总分100分,分值高低与生活质量好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具体使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效果分析
观察组的干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分析(n,%)
2.2 两组疼痛程度分析
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分析(x̄±s)
2.3 两组腰痛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腰痛缓解及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痛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x̄±s)
2.3 两组复发率及生活质量分析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复发率及生活质量分析
3 讨论
腰痛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已成为人们常见的身体疾患之一。分析发现,导致腰痛的原因众多,骨质疏松、腰肌劳损、腰背部筋膜炎、肿瘤等腰椎疾病,泌尿系统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妇科疾病,均会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此外,近年来随着久站、久坐、用腰过力等不合理用腰习惯的增加,导致腰痛的患病率进一步上升。中医认为,腰痛多因劳伤积损、积湿痹阻、久劳伤肾、久病体虚致使肾气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肝肾亏虚型腰痛是其主要证候类型。如张景岳所说:“腰痛之肾证十居八九”,在腰痛的诸多证型之中,肾虚之证与腰痛的联系较为密切。《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也明确提出了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分析发现,肝肾亏虚型腰痛患者多病程时间长、症状反复、迁延难愈,治疗应以固本培元、益阴补肾为主。西医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痛主要以消炎止痛为目的,多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治疗,但并不能满足腰痛患者需求,临床作用有限。而中医特色外治疗法-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且具有创伤小、方法简便、副作用少等优势,能为肝肾亏虚型腰痛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实践显示,对肝肾亏虚型腰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中,选取肾俞、大肠俞、委中、太溪、阿是穴为主穴,承扶、殷门、秩边、环跳、风市、承山、昆仑等为配穴,结合中药内服、局部电针、TDP等配套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从而改善腰部关节活动度。在申瑞玉的研究中明确提出,对肝肾亏虚型腰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期间,辅以益阴补肾、滋养经脉的中药内服,能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加快疼痛减轻和生活质量改善。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方面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P<0.05;半年随访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腰痛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分析原因,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一贯煎加味治疗,能取得更加显著的疾病控制效果。一贯煎是中医经典名方,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方中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当归、枸杞养血滋阴柔肝,北沙参、麦冬养阴生津,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具有补肝益肾,能良好调节肝肾亏虚型腰痛患者的身体,从而减轻疼痛。
综上所述,对肝肾亏虚型腰痛患者施以针灸与中药内服联合使用的效果良好,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 申瑞玉,牛文民,陈小刚,等. 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痛临床研究[J]. 现代中医药,2016,36(2):48-50.
[2] 赵晓娟,张嘉怡.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学,2023,47(5):588-591.
[3] 潘骏驰. 中药熏蒸床联合针灸康复理疗在腰间盘突出腰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2,12(13):127-129.
[4] 阚文静,袁爱红,付勤. 杨骏教授运用针灸治疗产后腰痛经验撷英[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6(2):17-19.
[5] 黄永杰,郭家燕. 中药除痹通络汤熏蒸与针灸辨证疗法联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有效性评价[J]. 北方药学,2022,19(10):42-44.
[6]]Eker D B,Nesrin D,Setenay M,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Myofascial Meridian Stretching Exercises and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tudies,2022,15(6).
[7] 宋烨飞,黄丽晴. 核心力量训练联合中药湿热敷在血瘀型腰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7):140-142,146.
[8] 孙颖.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康复理疗在腰间盘突出腰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糖尿病天地,2019,16(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