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李文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文翠,. 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分析[J]. 当代中文学刊,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25.
摘要: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古诗词就是重要的文化积淀,对于文化传承而言不仅是载体,更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彰显,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代表了古代文学的模式与特点,非常值得现代人进行学习与研究。而今,我国提出了对古文化学习的倡议,所以,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十分重视,尤其在小学阶段,一方面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学习与了解,同时也应设置一些生动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此,以下将针对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展开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多元化、新颖化的教学模式打开教学的新局面、新形势,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情景交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DOI:10.12721/ccn.2022.157025
基金资助:

引言: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也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思维想法,学习多元化的文学模式,还能培养学生自身的精神素养,从而提高自我素质。小学语文还处于启蒙阶段,所以古诗词的选教也应该尽量选择表述明了、简洁的,以阅读和理解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且古诗词大多都是用文言文进行表述,所以,小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对于这种复杂的内容,学生很容易丧失兴趣。因此,在教学上,应当构建多元化、新颖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交融就是当前创新之下的新兴教学模式,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情景交融法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十分鲜明,由于年纪较小,身心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维比较跳脱、灵活,而且好奇心比较重。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上应当进行灵活设计,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改变死板的教学方式。情景交融的教学模式更具生动性,能够将学生引入诗词中描述的意境之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打开学生的固定化思维。最重要的是,情景交融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改变以为老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古诗词学习的核心,采用与众不同的授课形式,丰富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课堂形式

传统的课堂过于死气沉沉,填鸭式的教育形式,在课堂中也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形式不仅单一,而且相对乏味,学生无法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兴趣。情景交融的教学模式更具现代化特点,充分融合了现代化思想与技术模式,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整体风格也更加生动,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感得到了增强,不再是以老师作为主体。而且这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协助,比如通过一些视频、图片等数据信息来展示古诗词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真实的画面感,通过直观的形式打破抽象化内容。

(三)提高教学效率

古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是比较含蓄的,所以古诗词往往都是通过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等方式进行续写的,在许多时候表面意义可能思想感情无关,比较抽象化,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难度是比较大的,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耗费一定的实践。但是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将古诗词中的意境氛围营造出来,使学生贴近作者所处环境,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全面、正确的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一)诱发性原则

进行情景交融教学模式构建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情景设计是否与学生的心理以及基本认知存在冲突,只有存在不同与冲突,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提高自身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二)真实性原则

在创造情景时,应当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不要过于脱离现实,只有贴合生活才能让学生靠近古诗词描绘的内容。同时,在教学模式的建造过程中,应添加更多的现实化元素,将古诗词中描绘的事物复刻出来,比如诗词中描述的景物,可以在实现中找寻到的,尽量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客观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体验到。

(三)综合性原则

对于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而言,应考虑综合性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考虑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抓住当前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新颖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其次,营造情景交融氛围时,应用多元化的要素进行渲染,可以对诗词中描绘的事物进行复刻,同时,还可以添加符合诗词感情以及氛围的音乐调节课堂气氛,以此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最后,渲染课堂气氛,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以及环节的配合,增强教学的活跃度,提倡学生积极交流,促进学生的踊跃发言。

三、基于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一)情景演绎,帮助学生构建诗词场景

小学生还处于对事物的探索阶段,而且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并且具有强烈的表现欲,结合这些特点,在情景交融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演绎的模式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与理解。以《赠汪伦》这首古诗为例,在情景设计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演绎的形式来展现出来。前期通过老师进行思想感情引导,让学生体现进行课文预习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或者上网搜寻信息资料的方式对诗词内容进行了解。其次,组建演绎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分别演绎,将自己理解的人物特点以及思想情怀,演绎出来,展现给大家,让大家进行相互分享与交流。最后,由老师对学生演绎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且全面剖析古诗词的内容与思想,让学生了解自己领悟的思想感情与古诗词表达思想的差异性。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二)融情于景,易于理解记忆古诗词

古诗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古人表达自我思想的文字形式,通过对景物、事物的描写、表达自我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而情景交融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情景的再造,让学生贴近古诗词中作者所处的环境,以作者的视角对诗词内容进行了解,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同时,融情于景,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古诗词,从本质上认识到诗词描绘的内容,所以,也更加便于古诗词的记忆与背诵,从而帮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文学知识。

(三)借助多媒体勾勒景物,激发学生想象力

当下小学生生活在现代,接触的都是现代化技术,所以在阅读理解上也更贴合现代化模式,对于古代汉语并不了解,对于诗词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可以从现代化手段作为切入点,借助多媒体进行景物勾勒,或是动画设计,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古诗词中的事物,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打破固化思维束缚。

四、结语

古诗词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传统的延续,也是重要的文学模式类型之一。而文化的传扬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少年,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十分关键,通过构建情景交融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开辟教学的新方向,推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积极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娟.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出版者不详],2021:707-709.

[2]王慧芳. 有诗意最醉人——小学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探讨[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出版者不详],2021:1367-1369.

[3]曲淑君. 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分析[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出版者不详],2021:704-706.

[4]董丽芬. 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传承[C]//.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623-6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