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词中的历史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古诗词蕴含丰富的史料价值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从出生就带有其产生时代的印记。研读诗词可以使人了解当时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概况,能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风貌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需要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4个方面,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当我们回望历史时,诗词鲜活了这场时空穿梭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我们学习、传诵古诗词,传承并发扬中国文化。
3. 提高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有效的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是指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历史到教学全过程,成功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难点,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可行性
1.诗词的特点为其引入历史教学提供可能
古诗词已然成为了漫长历史长河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历史的产物,从中可以反映一定社会现实,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可以看到对于各种重大事件的历史记载,历史在诗词中得以以另一种崭新的面貌得到呈现和表达。
2.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为古诗词的介入历史提供可能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信息,语文教学如果还是停留在读教材,教教材的阶段,一定会被学生厌倦。中职语文融入多学科知识,教师将历史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语文教师拓宽了教学资源。
3.学生有历史学习的基础
从咿呀学语到初中阶段所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历史故事,中职课堂中出现的有关古诗词历史方面学习与活动就不会加重学生学习的难度,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将历史知识迁移到语文课堂,加深了对古诗词理解,强化了知识记忆。
二、课程设置
拓展课《古诗词中的历史》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的30篇诗文为读本,组织其中部分篇目,以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课堂传授、自主阅读、小组展示和策划班级、校园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古诗文的充分感知,实现古诗文知识和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
三、课程目标
(一)语言认知与积累,学习教科书以外的古诗文知识和历史知识,拓展视野。
(二)语言表达与交流。将课程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感知古诗词之美,培养历史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四)了解古诗词,热爱古诗词,因而热爱中华文明,并由此关注古诗词、终身学习历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四、教学形式:教师教授、学生小组学习、课内外展示等
五、教学活动
(一)诗词语音历史重现——经典咏流传比赛
古人和诗以歌,“诗词”本是为了唱而写出来的,经典的诗词重现与传承,形式多样可以是吟诵,可以吟唱,也可以是诵读加伴舞,还可以是已有歌曲,也可以是自创曲目或歌曲串烧……文学与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完美结合,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诗歌文学当中的文字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二)讲好中国故事——诗词中的典故
古人常用典故方式,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新时代领路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在该课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选取典故故事进行讲述,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沉浸式感受古诗词中典故的魅力。
(三)追寻作者踪迹——人生路线图、人生时间轴
人生路线图能展现出各个诗人一生的行走轨迹,并介绍了诗人在每个地点不同时间所写的诗作。该活动设计既可以很好地了解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也可以看出各个城市被诗人所赋予的文字回忆。
人生时间轴是依据时间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诗人生平体系,再运用图文的形式呈现,恰如其当地把过去的事物系统化、完整化、精确化。
(四)“画”说诗词人物——制作历史名片宣传
学生从中职30篇诗文中自主选择一篇,设计一张熟悉的诗词人物的名片,历史名片一般由诗歌想表现的人物或作者,朝代、简史(发生时间、地点、事件)、配图等部分组成。历史名片宣传册的设计要从诗歌自身的人物、内容、文化和历史出发,用适当的创意和表现形式展现诗文的魅力,使诗歌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诗词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五)此地有名诗——跟着诗歌去旅行
跟着诗歌去旅行可分为三大旅行线进行,第一、家乡旅行线;第二、诗路∙丝路(海上、陆上)旅行线;第三、朝代旅行线。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设计这三条旅游路线,当一首诗歌与旅行路线紧密联系的时候,这座城市便在瞬间有了一种精神硬核。“诗”与“远方”结合在一起,景中有诗,诗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诗交融。
六、学习评价
本课程的学习评价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综合发展,并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古诗词中的历史》拓展性课程学习评价表
课程学习评价表的使用,具有收集接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功能,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参与度以及作业完成状态。其根本促进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七、小结
《古诗词中的历史》拓展性课程设置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活动中提升能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而且发展了审美情趣、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其他素养。打造出学生心中有趣、有料值得学习的新课程。
参考文献:
[1]胡楠.历史解释视阈下古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阜阳师范大学,2021
[2]林思彤.高中古诗词拓展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