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
郜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郜艳,. 初中语文课堂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J]. 当代中文学刊,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050.
摘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积累的精神财富,古诗词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铭记的历史文化。要把我们的民族文化沉淀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心里,就必须学会古诗词。古诗中的千言万语,每一句话都是精华。我们要理解自己的历史,不仅可以靠历史教材,还可以靠古诗词,通过古诗词了解的更具体、更深刻、更刻骨铭心,因为古诗词是有温度、有情感的。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50
基金资助: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宝贵财富,是文学艺术的精华。因此,我们身为中国人,有义务和责任去学习和传承古诗词。然而,受古诗词自身特性及当前的教育方式的限制,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仍有不少问题。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无法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古诗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特别是在面对语文学科素养的需求时,教师既要注重古诗词的教学,又要在学习过程中深入领会其内涵,领会其深意。然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导致他们上课时只会做一些简单的笔记。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生在学习古诗时,往往不能正确地领会其中的意思,从而影响到初中语文的教学。另一方面,目前对初中古诗词的考题多采用“默写”和“古今互译”的方式。在这样的考察方法下,老师们只要他们能把自己的诗词背得滚瓜烂熟,能应付考试就行,就会导致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不深,对诗词的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影响到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二)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和情绪表达,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者爱好的积极心理倾向。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活动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在要求学生的分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会把古诗词的教学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上,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但是由于古诗词的语言逻辑还存在着古代汉语的影响,与现代汉语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一下子就能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无法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情境和思想感情,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教学情境,强化古诗词意境体现

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不太成熟,特别是在认识方面。因此,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情感。在此背景下,仅凭老师的语言来给学生解释其字义、情意、意境,是很困难的。如此一来,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无法真正发挥出古诗词对学生的影响。

古诗词的学习以阅读为根本,而最终目标就是在体会古人的情感与意境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亲身的演绎、多媒体的应用等方式,把古诗词中的事件、场景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老师会给学生们分配一些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做好准备,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表现,选出优胜组进行点评。这样的话,学生们就可以通过查阅阅读资料来了解诗词的含义,了解诗词中蕴含的感情和传统文化。当学生有了充足的准备之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起点,当学生对古诗词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研究古诗词中的文字、句子,去体会作者在写古诗词的时候的心情。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获得的知识和感受,才能真正地融入他们的内心,并加以运用。因此,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古诗词本身比较晦涩难懂;二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单调。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

基于古诗词的内涵,诵读是最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古诗词晦涩难懂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读,朗读、默读,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都要组织学生读,可以分组读,可以比赛读,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时候不陌生,打下学习古诗词的良好基础。其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手段被要求不断创新,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情境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模式以及分层教学法等创新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加以利用。基于初中学生对流行元素感兴趣的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在强化古诗词教学时还应依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收集一些与古诗词相契合的流行音乐,将其融入古诗词教学中。例如,在《水调歌头》的教学中就可融入现代流行歌曲元素,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其在流行元素的辅助下充分感悟古诗词的内涵意境。

(三)增加阅读积累,丰富学生内心感受

我国古诗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形式丰富,按字数分有绝句和律诗;按音律分有古体诗和近体诗;按内容分有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等等。无论是哪种形式,古诗词都会有韵律的起伏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无论经历多久的岁月,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和传统文化是不会变的,这些都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古诗词就是要学习这种传统文化,不仅要学习古诗词中的基础文化知识,情感的充沛才能丰富学生的内心。而这一切都要在学生不断地阅读积累中才能完成,积累越多,学生的内心世界越丰富。教材中的古诗词只是精选出来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不在课本内的优秀古诗词值得我们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在课外完成了。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朗读比赛或者茶话会等,跟学生一起交流探讨学到的课外古诗词,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三、结语

总之,古诗词语言简洁单感情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知识。然而,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实践中仍有不少问题,导致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语文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科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等。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