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是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孕育出来的思想精粹,它独具文化特色,展现了丰厚的文学素养和美学理念,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探究传统文化是熏陶和构建他们优秀的思想和人文情怀的主要渠道。让他们在古诗文学习中欣赏文化之美,感受思想之美,才能够引导他们正确地吸收祖国文化,成为未来文化的优秀传承者。而新课标中指出,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因此,作为语文学科中集美学理念为一身的古诗文教学,就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支撑,教师需要充分探索,有效创新,助力学生不断吸收古诗文韵味,提升美学能力。
一、古诗文鉴赏和写作结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审美鉴赏和语言构建运用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依托古诗文课程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意图,也是为了助力学生在写作中文思勃发,引导学生联系古诗文审美体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语篇作品。以往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古诗文美学内涵探索后,通常就结束了一课时的教学工作,鲜少将审美教学向其他运用活动拓展,这种审美教育模式是不完善的,同时也限制学生运用古诗文美学收获去实践创造,造成学生审美想象空间萎缩的不良局面。想要突破上述误区,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涵育学生审美能力时,应当着力策划拓展深化环节,把古诗文鉴赏教学和写作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根据诗文语言、内涵、情感、艺术等方面反映出的美学元素,启发学生参与创造性、联想性的写作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创意想象思维提供良好的释放渠道,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文审美收获灵活运用,从而高效培育学生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材《过故人庄》一诗教学中,教师在发展诗文赏析活动时,可以向学生设问:同学们,诗作中描写田园生活的是哪句?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学生思考和赏析后解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运用对偶修辞,生动描绘村庄绿荫环绕、青山斜立的静雅景致。学生初步领会诗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后,教师应当顺势启发学生的联想和运用思维,让学生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微作文,重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田园风景,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习作素质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情感元素渗透,促进学生感悟古诗文情意美
情感体悟在审美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只有先与古诗文的情感内涵产生共鸣,才能更顺畅地开展审美鉴赏和想象等思维活动。古诗文最为人称道的亮点就是情感真挚、以情动人,诗人词家们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无尽的情意之美向我们昭示着作者细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往教师在借助古诗文情感线索培育学生审美能力时,大多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他们通常把古诗文的情感主旨直接讲述给学生听,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情感体悟意识并没有被充分唤醒,而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和灌输,对学生审美情感锻炼效果并不明显。想要破除这一弊病,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审美能力培育措施时,应当加强情感元素渗透,将古诗文的情感脉络和学生的情感经验相衔接,设计一些情感启发和讨论话题,让学生通过自身情感代入对诗文内涵产生共鸣体验,促进学生深度感悟古诗文情意美,从而披文入情、助益学生审美能力自主发展。
例如,在教材《夜雨寄北》一诗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诗文情感思绪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情感启发话题:同学们,你是否有过和亲友分别的经历,分别后你对远方的亲友如何寄予思念之情呢?学生围绕话题积极分享自己的情感经验,教师顺势引出古诗文主题:同学们的分享都非常精彩,今天我们就来共同了解唐代诗人李商隐是如何抒发思念亲友的真挚情感吧!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文中“夜雨”“西窗烛”等意象内涵,鼓励学生自主品析诗人对自己一生不得志的郁闷、对远方亲友思念而不得见的愁怀,顺延诗文的情感线索,促进学生对作者情志意趣的深度感悟,从而帮助学生领会古诗文情感美,显著提升学生情感体悟和审美能力。
三、诵读体会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文是语言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它极具语言特色,需要朗读成诵,而它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适合诵读,由此,诵读就成为培养诗词审美能力的基础环节。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诗文尤其如此。古诗文不同于现代文,它的文字具有古文化特色,就诗词而言,词语精妙,语句精悍,即使是全篇文章也只能以精去形容,而非洋洋洒洒,其思想精髓都融入在一个个精妙的字词之中,由此,古代诗文极具韵律,能够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而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于诗词作品的美学追求,他们将诗词以韵律的形式呈现,不仅有助于诵读,也让人在诵读时感受到言辞之美,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多样诵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去体会言语之美,感受古诗文韵律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认知。在实际教学中,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的范读,也可以是学生的领读加齐读,还可以是创新方式的配乐诵读等等,多样的诵读方式给古诗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避免枯燥和乏味,让学生沉浸于其中,更好地去体会其中之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能力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思维成长。因此,审美能力是初中阶段必须培养的关键能力。而古诗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兼具文学特色和美学元素,是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作品,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教学时应当注重古诗文教学中美学元素的挖掘,带领学生领略千年文化之美,并在体会和鉴赏中不断提升自己创造美的能力,将优秀的历史文化思想吸收并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丽静.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06).
[2]韦敏.独具慧眼,寻美懂美——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