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研究
曾惠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曾惠玲,. 初中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研究[J]. 当代中文学刊,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66.
摘要: 在初中教学中,深入学习古诗词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课改中强调在语言教学中要努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吸收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学习要深入课堂,提高初中生古诗词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刻理解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将从初中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现状展开,研究分析提升初中生古诗词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文化传承;学习能力提升;教学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066
基金资助:

引言

与现代文相比,古诗词的教学还是欠缺,而且,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初中生更容易被新媒体所吸引,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对于这种现象,作为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让学生去感受生动形象的情境,去体会人物的情感观念,去理解文人墨客的伟大情怀,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1]

一、初中生古诗词学习的现状

鉴于目前初中生古诗词学习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加以重视,去探究问题并且着手解决。比如,有些初中生并不重视古诗词的学习,认为学习古诗词只要背诵默写并且能够通过考试就足够了,这是万万不可的。再比如,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的侧重点参差不齐,有些教师侧重于讲解文意,有些教师侧重于讲解作者生平以及情感意蕴,并不注重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整篇古诗词。实际上,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没能够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去结合现实要求,让学生感受优美诗句所传递的生活态度和价值情怀。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那也就达到了培养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目的。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教师古诗词教学侧重点参差不齐

研究表明,如果有一百名教师,几乎大部分的语文教师侧重于讲解诗词的大意,有一半的教师侧重于讲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生平,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侧重于讲解古诗词所用到的艺术手法,还有五分之一的教师侧重于讲解诗词鉴赏的技巧。这就意味着教师并不能有效并且全面讲解整篇古诗词,不注重整体性,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内涵和意蕴[2]。在一例初二的课堂实录中,教师讲授了《渡荆门送别》这首诗,首先,教师让学生去回忆关于李白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导入,让学生们加深对诗人的印象,接着引导学生去理解这首古诗词的大意,在学生理解时,让他们提出相关问题,并一同去归纳解决,最后,进行主题的明确。整个过程似乎很完美,学生也能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且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教师侧重于讲解词句,而不重视整体感悟,并且对于学生的解读缺乏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

(二)学生对古诗词重视程度不够

在现下的古诗词学习中,有很多人只注重古诗词的背诵默写,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充斥着许多古诗词的教学课堂,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深度学习并不感兴趣。古诗词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能够推动学生积极进取,奋力拼搏,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除此之外,新课改以来,学校都能认识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诗词是诗人深厚情感的诚挚诉说,是发自于心的,正因为古诗词的优美和诗人的智慧,因而古诗词才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古诗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与诗人进行心灵沟通。如:《归园田居》展示田园山水之美,让学生体味田园的静默而有声,山水流淌着隐士宁静淡泊的思想情感,这能够让学生进行想象,自由地遨游于思想的海洋,从不同方面去理解诗文之情,体会中华文明的璀璨绚烂,领悟丰富且独特的情感,让古诗词拥有生命力[3]

(三)学生个性品读缺乏

每一个学生对于同一首诗词的理解不同,因为其成长背景和阅历不同。初中阶段,学生正是放飞思想的阶段,学生对于诗词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教师侧重于作品的传统解读,并没有有效地鼓励学生去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品读。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就会失去创新和探究的能力,这很不利于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想法,虽然有的显得不成熟,作为教师都应该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继续挖掘下去的兴趣。其次,有些教师经常会忘记学生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讲解古诗词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解读,这会使学生无法理解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不能有良好的学习体验,长此以往,学生会越来越听不懂,从而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好奇。

二、提升初中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策略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做到反思与总结,尽管古诗词的深刻内涵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初中生的古诗词教学更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教师要把握好诗词拓展的深度,遵循适应性原则,鼓励学生自学。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文化积淀,同时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热爱古诗词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一)重视方法,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初中生学习古诗词总是兴趣不高,他们总是只理解片面意思,以至于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将诗词中的内容情景重现,以此来引导学生去感知诗词的魅力。其次,要循序渐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把控节奏,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能够身临其境,品味诗情画意。总之,提升初中生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情,要抛开陈规旧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真正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品味。在将乐县一所中学中,语文教师积极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品读每一首所要讲解的古诗词,并且深入了解每一位作者,仔细钻研,体验诗词的思想情感,经过这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古诗词的意蕴,教授给学生更深层次的内涵,有效地指导学生去感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二)立足多元,注重古诗词学习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一个读者的角度去理解诗词的意义,将自己放在作者的视角,去考虑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去体会作者的用意。诗词是一种无声的艺术,其是作者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媒介,这些情感对于没经历过世事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通过意象来感悟作者所处的境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深度理解诗词。如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到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一句,诗人借高傲清冷的梅花来比喻纯洁傲然的思想情怀[4],诗词中“梅花”,就是一个意象,如果深度赏析意象,就能身临其境,见证傲放于冬日的梅花,以此品味情趣,开阔诗词的学习空间。

(三)顺应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品读

众所周知,喜欢一件事的前提是能够自觉自愿地去做。初中时期是学生自主性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对于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学生体验诗词文本,让学生感悟诗词的魅力。其次,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点上进行探究,遵循逻辑,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适当点拨,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品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做到这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除此之外,如果想要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要为学生打造一个具有浓郁气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情感蕴含,并且运用一些媒体工具,让学生直观感受古诗词的意象,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学习的乐趣。

三、初中生古诗词学习的评价

初中生学习古诗词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但是初中生深入解读古诗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够理解,并且逐步培养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初中的古诗词通常描述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故事,所以古诗词带有特殊的艺术手法,学生要细细品味才能理解它的意蕴,所以学生理解诗词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其次,初中古诗词的学习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重视初中古诗词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从大量古诗词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开阔视野。除此之外,古诗词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古诗词的发展应该我们当代人来讲述,去讲解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好意象,提升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四、结语

初中古诗词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仅只是学习书上的内容,还要提升学习能力,去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提升认知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古诗词学习是初中语文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中,应该探究它的发展特点,去感悟其中蕴含的丰富感情,对此,教师需要探究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状况,去发现并且解决存在的问题,端正教学态度,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迎春. 如何提升初中生的古诗词学习效果[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9):591.

[2]由传雨. 如何构建初中语文古诗词高效化教学课堂[J]. 文,中学版,2021(3):1621.

[3]徐静. 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 互动软件,2021(4):379.

[4]李欢. 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2):62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