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
李冰 李燕云 汤青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冰 李燕云 汤青云,.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J]. 心理学研究,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159.
摘要: 目的 讨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效能方面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22.01-2022.12的120例艾滋病患者,分作甲组(常规护理)、乙组(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干预),各60例,观察组间相关情况(包含心理韧性评分、自我护理效能评分),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工作,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凭据。结果 干预前组间自我效能评分、心理弹性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乙组高于甲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平均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以后乙组高于甲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的实施有助于增强患者心理韧性,提升自我护理效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可靠的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以及推广。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艾滋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效能
DOI:10.12721/ccn.2023.157159
基金资助: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随着对HIV及其药物研究的发展,发明了各种抗病毒药物,结合几种药物联合服用称鸡尾酒疗法,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效果明显[1]。HAART能够使患者免疫重建,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使艾滋病逐渐演变成一种慢性传染病[2]。艾滋病患者因对疾病认知程度较低,加之担忧病情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因此容易形成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3]。因而,使用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精细化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细致的护理模式,可以实现靶向性精准护理,在慢性疾病的护理中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4]。本文探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效能方面的意义,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凭据,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源自我院本院2022.01-2022.12的120例艾滋病患者,甲、乙组各60例。其中,甲组男女性各有28、32例,年龄:41-77岁,均值(54.23±6.67)岁;病程:2-5年,均值(2.02±0.38)年。乙组男女性各有26、34例,年龄:41-76岁,均值(54.21±6.62)岁;病程:2-5年,均值(2.05±0.32)年,组间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入选标准:(1)通过抗体筛查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艾滋病;(2)配合度良好;(3)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伴随精神障碍;(2)合并其他病症;(3)研究中途欲退出。

1.2方法

甲组行常规护理:(1)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2)每日定时服用抗病毒药物,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如体重、血糖等,并做好相应数据的记录;(3)针对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需定时帮助其翻身,以免形成褥疮造成皮肤溃烂;(4)利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向患者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乙组基于甲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1)建立精细化管理小组:组员包含主治医生、护士长、专科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在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之前,需要对组员展开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收集患者的临床治疗、既往病史等等,邀请心理咨询师一同参与进来,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心态状况进行个个体化护理干预。(2)生理与安全需求方面的护理:护理人员将室内温湿度调整在适宜范围内,以患者感受舒适为度;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病房内空气新鲜;针对体温高于38摄氏度的患者应用降温贴物理降温,帮助患者以温水擦浴,直到体温降低至正常水平内,在降温时护理人员增加体温监测频率,每相隔半小时应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一次。叮嘱患者多食用苹果、芹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适当摄取纯牛奶等优质蛋白。(3)自尊与爱的需求:向患者解释疼痛是无法避免的症状,获得患者积极的配合,同时指导其调节自身情绪,可利用阅读书籍、播放音乐等手段以缓解不适。若患者主诉自述疼痛不适,需及时患者进行干预,以支持、理解的态度予以其鼓励和安慰,可应用肢体接触等安抚式方式分散其注意力,指导患者深呼吸,同时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以达到加强疼痛的效果。(4)认知方面的护理:以视频、图片等宣教方式开展,将艾滋病护理重点进行颜色标注,投放到病室、杂志栏等区域,便于患者随时阅读。每周组办一次集中健康教育,聘请专家实施疾病相关知识讲座,在讲解过程中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为患者提供对应的解决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间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状况。

(1)自我效能评估量表评分:量表内容包含:一般自我效能、应对问题、完成自我管理、达成结果、4个项目,各项目总分均为10分,量表的Cronbach′sα为0.87,得分愈高则自我效能感愈强。

(2)心理弹性量表(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涵盖乐观(8项条目)、自强(4项条目)坚韧(13项条目)等,总计25项条目,最高分125分,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理想。均于干预前后对比。

(3)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有生理功能等指标,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得分愈高生活质量愈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自我效能评估量表评分情况

干预前组间自我效能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乙组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 自我效能评估量表评分情况(n=60,分)image.png2.2 心理弹性量表评分情况

干预前2组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不存在差异,干预后乙组高于甲组(P<0.05)。见表2。

表2 心理弹性量表评分情况(n=60,分)image.png2.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平均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以后乙组高于甲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n=60,分) image.png3讨论

艾滋病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指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还可缓解病毒耐药性,保持患者体内药物浓度的稳定,加速免疫重建,进而延缓病疾病进程[5]。虽然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状态,但因公众对艾滋病具有恐惧鄙夷的心态,从而患者易形成焦躁等不良情绪。关于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医疗界关注的热点[6]。为顺从临床护理发展趋势,提升优化护理干预成为现阶段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
心理韧性这一概念目前还未达一致的认知,结果性定义心理韧性属于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依旧良好;过程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属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视为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存在的特征[7-8]。有学者指出,心理韧性有助于帮助患者在面对突然情况时,及时调整心态,尽力保持相对稳定的心态,压制负性情绪爆发[9]。本研究发现,干预后乙组心理弹性量表评分高于甲组(P<0.05),可知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效发挥了亲友的力量,言语激励患者,并予以患者关心和爱护,从而帮助患者疏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是尽量选择乐观的话题,向患者输出正性能量,从而缓解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心理对疾病等不良因素的承受能力,激发自身潜存的自信心。在护理过程中始终依据人性照看理论,充分满足患者自我诉求,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增强强自我意识[10-11]。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乙组自我护理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甲组(P<0.05),提示护理人员以形象生动的视频等形式展开疾病知识的普及,拓宽了患者对艾滋疾知识了解获取的途径,使得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更全面;此外还定期组织患者参加知识讲座,以积极回答患者疑问,满足患者参与沟通的需求,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的了解,培养自我发散性思维,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发展情况的掌握程度,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精细化护理干预利于增强艾滋病患者心理韧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效能,值得临床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霍俊丽,韩瑜,端琼丽,等.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3):377-380.

[2]杨顺,孙俊君,王冰,等.多学科过渡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护理参与、护理延续及病毒抑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1):1641-1645.

[3]韦彩云,龚贝贝,农秋棉,等.艾滋病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培训效果[J].广西医学,2022,44(4):462-465.

[4]司忆,刘春礼.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对艾滋病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705-3709.

[5]王辉,任珍,伊文慧,等.中心静脉导管输液联合共情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9):693-697.

[6]牛辉.基于"功能性健康型态"的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10):2407-2413.

[7]袁雯,李雪梅,刘锦峰.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疾病感知能力及遵医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1,32(1):137-141.

[8]徐霞,李雪梅.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75-77.

[9]韦艳燕,林秋玲.艾滋病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个案护理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9,34(1):35-38.

[10]陈伟梅,程林,张淑琴,等.艾滋病患者治疗中PD-1异构体△42PD1感染机制研究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3):1229-1230,1242.

[11]杭秦雯,张立,曾玲,等.快速康复护理在艾滋病合并肛瘘病人围术期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3):542-54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