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古诗词写作年代悠久,文字表达与现代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 加之年纪尚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因为有畏难心理,所以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不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深远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语文教材中都有古诗词。学习古诗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古诗词能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注重古诗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借助情景创设,促进古诗词教学的多样性
情景在教学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借助情景创设可以丰富古诗词的教学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体验到语境美,可以在特定的情景环境下感悟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在情境创设中,背景音乐的运用更容易打动学生。古诗词中的语言精练,富有韵律,在诵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平仄变换。而音乐中的节奏感,可以有效的渲染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授二年级上册中的《望庐山瀑布》时,在教学内容的导入过程中,通过引入流水、瀑布声,可以渲染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小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在教授《游子吟》时,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能够让学生及时有效的体味古诗中所表达的母爱,引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其次,可以通过情景扮演,使得古诗词教学更加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行为特点。让学生在特定的角色转换中学习古诗词,一边演示操作,一边朗读复述,都促成学生在情感色彩的氛围下去学习古诗词。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具有戏剧性和表演性,所以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角色扮演的场景,让古诗词教学显得有声有色。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表演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故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就需要挖掘古诗词内容中适合学生表演的元素,可以把诗词改编成情景故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也能品味出古诗词的语言美丽,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古诗词教学的多样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了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多媒体教学因操作简便,能够有效呈现课堂教学环节,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备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古诗词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轻而易举的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故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古诗词中的诗句虽然简短,但是却有着极其深远的意境,语文教师通过句子翻译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会贯通是很难办到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视频的方式还原古诗词内容所表达的意境,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古诗歌表达形式的婉转,通过深远的意象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不深刻,仅仅依靠讲授式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的方式,可以将古诗词中的深远意境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古诗《竹石》时,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现生长在岩石上挺拔的竹子,此时,加入下雪的动画效果,再加入笛声的配音,一种刚正不阿、不怕艰险的战士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竹子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进-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作者表达的古诗词意境,实现与诗人的感同身受。
(三)适时引导,融入意境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时,应当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这是课堂学习的重、难点所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将古诗词内容与情感挖掘出来,从而逐步对古诗词意境美有更多的领悟与品味。同时,教师要为学生传授揣摩古诗词意象的方法,使他们在联想和想象后,能够对小学古诗词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例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用很少的篇幅,生动刻画了古代农家生活的场景,呈现了一幅安静、 温馨、和谐的乡村生活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联想,体会在动与静、明与暗的映衬下,诗人所构造的引人入胜的画面。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能够顺利理解作品字里行间的人情之美、生活之趣。在朗读与想象以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感悟田园生活意境,并获得美的熏陶。
(四)品词析句,体味诗情
首先,关注古诗词的重点内容。古诗词有着用词精炼的特点,诗人对每个字都会反复斟酌,将自身真实情感寄托其中,在遣词造句中营造完美境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整体上加强把握,仅仅逐字逐句翻译,很难真正让学生领悟古诗词原有的味道。古诗词学习要求学生独立感受与领悟,教师只需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否则课堂氛围将显得过于枯燥与乏味。其次,大胆想象。古诗词虽然字数并不多, 但蕴含了作者的心血,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描写展开想象,这样学生才能轻松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朗读,对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句,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认真思考,将看到的内容说出来,如蓝天、碧叶、赤日和红花。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踊跃表达脑海中想象到的景象,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达到了深入体味诗情的目的。
结论:总之,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千百年传诵不绝,绽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于字里行间,学生通过深入学习,能了解其精神实质,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古诗词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短小精悍,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娅敏.情感策略在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运用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06):87-88.
[2]陈梦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索[J].新智慧,2021(05):87-88.
[3]张欢.巧用简笔画感悟古诗境——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应用“简笔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5):51-52.
[4]王梅红.做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2021(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