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常见的劳动争议纠纷问题
潘晓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晓东,. 几个常见的劳动争议纠纷问题[J]. 争议解决研究,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149.
摘要:
劳动争议问题十分普遍,劳动者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法律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通过对试用期,劳动合同解除,工伤问题、劳动合同签订等问题的探讨,告知了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应遵守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 试用期劳动合同工伤程序
DOI:10.12721/ccn.2023.157149
基金资助:

劳动争议纠纷十分普遍,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劳动争议问题更多,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如何适用法律,劳动者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因劳动争议引起的各种问题很多,笔者对常见的劳动合同解除,适用期,工伤纠纷,劳动合同签订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劳动争议问题得以合法解决,促进劳动用工制度正常运行。

一、 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可要求赔偿。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做了如下的规定,试用期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规定试用期限、试用期工资待遇等问题的法律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劳动者作为地位相对较弱一方,劳动合同法就具体规定了对劳动者在试用期的权利保护。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对试用期作了规定,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要承担赔偿责任。1、劳动合同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2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3、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4、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5、同一用人单位对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违法约定试用期,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要求赔偿。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也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遵照执行。具体使这样规定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未如实签署劳动合同时间,法院判赔两倍工资

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劳动合同问题是常见的法律问题,依照法律规定,公司未如实签署劳动合同时间,法院判赔两倍工资。

这里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案例,说的是有一个人经过笔试面试后于2019年4月到公司上班,上班之初,他就要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公司说要等新入职的员工一起入职后统一签订,但这一等,就等了五个月。到2019年9月公司才叫签订劳动合同,而且时间要写成4月。这个人要求如实写成9月,并要求公司支付这未签劳动合同的这五个月的双倍工资,公司不同意,双方最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引起纠纷,后来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审理,法院认为公司在员工入职五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判决公司支付五个月双倍工资的差额。因为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一款就明确规定,公司在员工入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

因此我们看到公司未如实签署劳动合同时间,法院判赔两倍工资。在此呢,我们也提醒用人单位,诚信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要遵循诚信原则,不要利用自身优势地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疫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裁减人员

这里的法律问题是疫情期间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说的是一个企业职工在疫情期间,居家等待上班期间,被单位予以裁减辞退。后来经过我们的帮助,通过劳动仲裁申请,单位裁员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承担了两倍的经济赔偿责任。

因为,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单位在发生经济困难,需要进行裁员时,必须提前三十日告知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在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还要将裁减方案报告劳动行政部门,才可以裁减人员。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八十七条规定,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支付两倍的经济赔偿金。

由于该公司以疫情为由,裁减人员,但并未提前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也未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其解除程序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也违反了当前,新冠疫情期间要切实做好劳动关系的政策,企业这次裁员,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承担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利法律后果。

因此疫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裁减人员。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单位不得利用疫情随意裁减人员。

四、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走工伤认定程序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到工厂做工,发生工伤了。依法是可以走工伤认定程序的。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18条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应提交以下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双方劳动关系证明,包括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证明;(三)工伤疾病证明。因此我们看到,即使你没有与工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你与工厂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你发生工伤了,依法是可以走工伤认定程序的。这里的事实劳动关系,一般你只要进厂做工,进行劳动了,就在双方产生了事实劳动关系。

而在现实生活之中,很多朋友外出务工,由于急于找工作,在与工厂没有签订任何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进厂工作。当发生工伤时,一些朋友就认为,自己没有与工厂有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无法确认,就放弃工伤认定程序,只象征性的得一点补偿后,就回家,自认倒霉。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在这里提醒大家,请大家记住了,即使你没有与工厂签订劳动合同,只要你在那个工厂上班了劳动了,一般就可认定为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8条的规定,你完全可以走工伤认定条例,获得赔偿额较高工伤保险待遇。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