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周艳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艳玲,. 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国文学,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247.
摘要: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极强的人文情感和文学气息,因而受到许多学生和教师的喜爱。学生学习古诗词,有助于他们受到诗文中美的熏陶,增长知识,陶冶自己的性情。古诗词将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等多种文化元素融为一体,以朗朗上口的文段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朗诵,默写的过程中拥有美好的情感体验。特别是针对小学低龄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审美体系,对于优秀文化的内部价值和情感观念往往不能理解透彻,而古诗词恰恰弥补了这一方面。古诗词以精简的文字,极强的韵律感,表达出诗人的一种内化而含蓄的情感。对于低龄段的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正是易于接受和理解的部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对学生的学习将起到启发性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小学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工作,切实提升古诗词教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低年级
DOI:10.12721/ccn.2024.157247
基金资助:

古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千百年传诵不绝,绽放着独特的艺术生命价值。在中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实践活动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部分教师尚未明白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实质性目的,教学工作浮于表面,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仅仅是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生硬背诵、偏重读写,知识积累程度低,这大大违背了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初衷,教学效率也大打折扣。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育教学活动的现状,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注入情感,朗诵表达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语文古诗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感知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古诗词具有言简意赅,表达情感丰富的文学特征,短小精悍的篇幅中蕴藏着极大的人生道理和极为丰富的情感。而朗诵正是抒发情感的直接方式,通过朗诵,学生可以将刻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目及其文,耳闻其声,调动了身体感官的活力,最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古诗词的情感体验程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升语文古诗词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就要在教授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体会词句中的情感,加之朗读任务,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古诗词学习环境,让低年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例如教师教授《静夜思》一课,这是一首抒发远客思乡之情的诗歌,作者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寒境,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着力渲染诗歌中的思乡之情,让学生沉浸于诗词中孤寂幽美的情景,切身体会到诗人的寂寞渴盼之情。教师在进行充分的感情渲染工作后,可以邀请学生大声朗读诗句,并给出一定的指导方法。例如,在诵读写景的句子时,嗓音要稍快,做轻松状;在诵读情感表达的句子时,嗓音要低沉缓慢,融于思念的情感。这样注入情感的古诗词朗读方式,低年级学生才能更好地读懂古诗词,对于情感的表达部分才更加大胆、得体。

二、深度理解,汲取知识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诵读和写作部分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占比非常大。但是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标准而言,学生学习的目的并不只是为学科检测环节服务,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达到深度理解部分,真正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自身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不能忽略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目标的必要性。在制定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因生制宜,为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服务,帮助他们汲取新知识。例如教师教授《古诗二首》中《望庐山瀑布》一课,该诗是作者隐居庐山时,描绘庐山瀑布雄奇壮丽景色的一首风景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进行基础的古诗词读写作业,而且对于诗中运用的诗词比喻手法,诗词行文构造方式,押韵的字节也可以多做介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更要精心备课,在课堂上把较难的语文古诗词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点,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而不是止步于浅显的读写层面,从而达到切实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目的。

三、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在学习生活中,知识与生活经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在生活中得以应用,知识的效用由此体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语文教师更要调动课堂的活跃度,提升知识的传授度,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在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例如教师教授《古诗二首》中《登鹳雀楼》一课,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之后抒发胸臆的情景,意在表现自身不凡的胸襟抱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展现了自身无穷探索的愿望。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含义深远的一句诗向学生进行重点讲解,举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这句诗的励志情景,比如学业进步,探索事物的能力增强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将古诗词与实际生活积极地联系起来,不仅要对古诗词进行学习上的运用,也要在生活中进行时时处处接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

四、结语

古诗词教学可以汲取古代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古诗词中体现了诗人对景色的描绘,对社会事物的解读以及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学生经过学习,可以在诗中读懂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态度,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于小学低龄段的学生而言,古诗词就是建构具体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桥梁,极具启发作用。在学生的启蒙开化阶段,古诗词就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不断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他们的语文学习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好古诗词教学的难关,帮助学生真正在古诗词领域中获益。

参考文献:

[1]王秋月.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20.

[2]李生林.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3]赵文硕.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