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
许哲 陆歆怡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许哲 陆歆怡,. 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J]. 心理学研究,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81.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未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安宁疗护,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能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水平,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 安宁疗护;晚期胃癌;疼痛程度;心理弹性
DOI:10.12721/ccn.2023.157181
基金资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习惯、方式的改变,全球胃癌患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1]。因胃癌有一定隐匿性,临床确诊多为中晚期。晚期胃癌患者因哀痛表现出严重的疼痛感,药物、化疗等治疗也会带来身体不适和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易引发患者悲观、焦虑、失望等消极情绪,加重心理应激,不利于治疗及生存质量。所以,应做好晚期胃癌患者的对应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多是针对生理病症进行改善和控制,对患者的心理需求重视度不高,无法从晚期肿瘤患者角度出发给予其真正的需求。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认知、情感层面的关爱和引导,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高生存质量[2]。安宁疗护是针对无治愈希望患者的一种护理方法,旨在通过减缓患者疾病疼痛,降低不良心理应激,尽可能改善仅剩生命期的生存质量,使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死亡。本文就对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探寻安宁疗护价值,以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经病理、影像学检查符合晚期胃癌诊断标准;无法治愈、病情持续恶化;预计生存期为3-6月;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生存期<3个月;临床资料不完整;不愿配合、精神认知异常者。将2022年未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年龄42~62(51.67±3.12)岁,预计生存期3.35~5.57(4.22±0.26)月,男11例、女9例;研究组年龄43~62(51.71±3.15)岁,预计生存期3.31~5.60(4.23±0.24)月,男12例、女8例。比较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护理、病房环境护理、生命体征变化监测。

研究组实施安宁疗护,包括:(1)组建安宁疗护小组。由科室主任、主治医生、护士长、心理咨询师、护士组成。划分职责:科室主任为组长,负责制定护理计划;护士长为副组长,负责指导监督;护士为执行者,进行日常的环境护理、疼痛护理;心理咨询师负责心理咨询和支持;主治医生负责治疗、镇痛方案的制定及调整。并对全组人员进行培训,经授课、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外派交流学习掌握安宁疗护的内容、方法、技巧、注意事项,以便于开展护理工作。(2)身体症状控制。借助生理症状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身体症状,对各种生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针对主要哀痛症状可采用NRS数字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性质、强度、对情绪的影响,对腹部疼痛<5分、情绪烦躁、呻吟咬牙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对≥8分、爆发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吗啡注射。还可对患者进行皮肤按摩、屈膝指导、鼓励患者回忆美好事情及辅以芳香疗法来减轻患者疼痛感。(3)社会和心理支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终末期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以了解疾病现状,做好思想准备。鼓励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营造和谐温馨的护理氛围。若患者家属少,可申请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陪伴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温情。心理咨询师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的愿望尽量配合其实现,并引导其多回忆美好的时光及值得高兴的事,激发其正性情绪。(4)灵性照护。经观察、倾听、咨询等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死亡的态度,根据患者情绪有意识地开展死亡教育,并结合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承受能力,通过暗示、引导,让患者有思想准备,尽量减轻其对死亡的恐惧。与家属一起鼓励、安抚、协助患者以平和的心态及合理的方式无遗憾、有尊严地渡过临终期。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应用修订后的APS-POQ-Medified疼痛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量表包括4个维度:疼痛控制满意度(18分)、疼痛信念(35分)、疼痛影响(30分)、疼痛程度(30分),其中疼痛控制满意度得分越高越好,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得分越低越好。(2)对两组的心理弹性进行比较。应用改良CD-RISC心理弹性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进行评估,量表包括3个维度25条目:乐观性(4条目)、力量性(8条目)、坚韧性(13条目),经0-4级(“从来不”到“一直如此”)5点积分法,分值0-100,<60分为心理弹性水平差,61-69为一般,70-79为良好,≥80为优秀,得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c2检验,计量资料y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疼痛程度

两组护理前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疼痛程度水平比较(n=20,x̄±s)image.png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2.2两组的心理弹性

两组护理前的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心理弹性水平比较(n=20,x̄±s)image.png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3讨论

晚期癌症是指治愈率低、生存期小于6个月的肿瘤恶性疾病。患者在此生命垂危之际,身体、精神受创,面对疾病痛苦及死亡恐惧,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烦闷等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反应,加重身心负担,严重影响临终期生命质量。基于此,临床上应重视对肿瘤末期患者的照护干预。常规护理多是针对患者生理病症进行改善和控制,对患者的其他方面的需求重视度不高,无法从晚期肿瘤患者角度出发满足其真正的需求。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想保健康延寿,也想祥和安静地死去。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人类对死亡有与生俱来的恐惧,使晚期肿瘤患者精神压力剧增,会出现否定自己、沮丧、妥协、不公平、生闷气等一系列改变[3]。所以,不仅要进行患者生理照料,还要重视其心理、精神照护。

安宁疗护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是对绝症患者的临床关怀护理。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定义为:通过全人照顾理念对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身、心、社、灵等全面照顾,以减轻患者痛苦,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社会、精神支持,改变对死亡的传统看法,提高患者面对危机的能力,改善临终期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平静祥和、无遗憾、有尊严地离开人世[4]。安宁疗护不是以“痊愈”或“延寿”为目的,而是提升临终者最后生命期的生命品质。具有“四全照护”的特点,即全方位关怀(从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给予全方位关怀)、家庭照料(照顾患者及家属)、全过程照料(护理延续到患者死亡后,给予家属安慰)、团队照料(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均参与)。有学者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对比研究显示,对患者提供安宁疗护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应激,提高其生存质量[5]。提示安宁疗护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本文对4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分组护理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安宁疗护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护理前的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提高,且安宁疗护组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与前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安宁疗护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调整心态,以正确的生死观走完最后旅程。

分析其原因:首先,组建安宁疗护小组,让科室主任、主治医生、护士长、心理咨询师、护士均参与到患者护理中,通过培训,以团队形式,各司其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照料。其次,对患者进行身体症状控制。借助生理症状评估量表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症状,对各种生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并用NRS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不同的疼痛程度制定不同的镇痛方案、给予不同镇痛药物治疗。还结合非药物性的疼痛干预,如患皮肤按摩、指导屈膝、鼓励患者回忆美好事情、芳香疗法等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癌痛。再次,对患者进行社会和心理支持。对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了解疾病现状,做好思想准备。鼓励家属或申请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多陪伴、关心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使其感受到被关心、被关爱,以抚慰心理,减少不良心理应激反应。此外,对患者进行灵性照护。打破传统的生死避谈观念,针对患者对死亡的态度有意识地开展死亡教育,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做足思想准备,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以平和心态面对死亡,使患者与家属有机会诉爱、道别,尽量完成心愿,以理性、坦然接受死亡。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能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水平,具有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