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
赵磊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磊,. 浅谈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J]. 中国文学,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259.
摘要: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颗星星,彰显出了无限的魅力,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有义务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古诗词教学的开展。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教学的重难点,加上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学生的古诗词素养也没有得到一定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对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259
基金资助:

教好初中古诗词可以加强学生文学艺术修养,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领读诗词,并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积累和运用古诗词是新课标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点要求。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现状

总体说来,尽管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甚至是令人心忧的。

一是学生群体普遍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育信息化特质日益加剧的今天,古诗词学习活动普遍地“不受待见”,在各类“快餐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包括学生群体在内的现代人又有多少人还“热衷”和“向往”学习包括古诗词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呢?严重缺乏“情趣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古诗词学习的状况是可想而知的。其次,在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实质性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由于自身素养和“急功近利”的目的,对于古诗词教学普遍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活动模式,长期而又严重地缺乏“人文性关怀”,学习兴趣又会从何而来呢?

二是古诗词教学质量普遍存在一定的“缺陷”。作为母语学科,语文原本是非常“优稚”的。尤其是古诗词,无论结构与形式,还是画面与音律,抑或内容与情感,都具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唯美”特征。所以说,古诗词教学应该也是“唯美”的。然而,在初中语文古诗词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学校还是教师,最为关注的是“学习与考试”,长期引导的是“知识学习、写作特色、思想情感”,反复检测的是“理解、背诵与默写”;恰恰缺乏的,正是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悟和自主体验”。

三是古诗词课堂教学设计普遍地不合理。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离,教学追求产生了偏差,教学设计及其教学过程又能如何呢?久而久之,教师的“机械性教学”和学生的“被动式学习”直接导致了当前古诗词学习不乐观的现状。

二、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重视朗读教学

对于每一篇古诗词我们基本都是要求学生背诵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避免急于求成,很多教师习惯在学生预习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背诵。但是这个时候学生对古诗词的含义还有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没有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和理解,那么背诵的时候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问和精力,这种背诵的方式缺少了任何的意义。所以教师应该学会带领学生去全面的了解古诗词表达的思想,让学生反复的去朗读,在朗读中不断地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可以在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基础上轻松地掌握古诗词的含义,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背诵能够对古诗词留下更长久的记忆,印象更深刻。大大的提升整个学习的效果。  

2、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争取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比如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介绍古诗词背景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为学生后面理解古诗词奠定了基础。而且当学生今后再遇到类似的古诗或者同个诗人的作品时,就可以进行类比性的理解。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赏析古诗词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视频动画呈现杜甫面对北秋风吹破的茅屋时候的无奈情境,这样一个情境气氛的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中传递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思染想。

3、强化阅读引导

古诗词中大多会出现一词多义的字词或者生僻字,因而在古诗词教学的进程中,教学者应当以帮助学生解决文字障碍,一般来说重点字词解释课本上都会有详细的标注,教师可以合理地借助这个工具来引领学生理解字词的基本注释含义。从而保证学生可以结合语言和自我理解来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跟情感表达。诗词中的生僻词和一词多义往往会影响学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比如《核舟记》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的“长”译为长度,而《木兰诗》中“北市买长鞭”的“长”译为与“短”相对。《木兰诗》中“木兰无长兄”的“长”译为排行最大。《明月几时有》中“长”译为长久,健康。不同诗词中的同一个字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同一篇诗词中的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场景下意思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之时,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字词、读音的解释翻译。正确运用和理解课本上详细的备注解释。每一篇诗词都是作者在其特定的背景和时代下完成,只有对诗词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解才能帮助学生“读懂”诗词,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掌握作品整体的思想主旨和情感底蕴。

4、巧用现代技术

网络视域下初中语文古诗同教学模式要想得以有效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借此来有效地改善多媒体滥用等情况,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价值。例如,教师在进行《黄鹤楼》这一首古诗同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唐诗情景交融、吊古怀乡的意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符合这首古诗同意境的多媒体视频、图片,将其作为古诗同教学素材有效引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要求学生就视频和图片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这首唐诗表达的意境进行思考,这样就能有助于学生对于这首古诗同意境的理解。

三、结语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充满着独特性,因此,教师们都必须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教师们应该合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修正,总结出最快最好的,运用起来有趣、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兴趣和敏感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水平,将学生培养成主动学,高质量学习古诗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嫚华. 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的思考[J]. 课外语文(上),2018(3):76.

[2]谭雷琼.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 南北桥,2018(18):13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