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吕春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春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367.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入,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当下,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一定的难点和矛盾点,各类问题交织,已经对美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阻碍影响,因此需要优化并调整此种现状,提高教学的效果,创新教学形式。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7367
基金资助:

引言

新课程改革和标准实施以来,广大美术教师也在不断寻求改变,尝试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在美术学科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是比较符合其特点的,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同时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

1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价值

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美术课程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绘画、雕塑等技能培训,而是涵盖了视觉艺术、创意表达、艺术鉴赏等多个领域。这样的改革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有助于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美术教育成为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鉴赏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流派、风格和技法,提高审美品位。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新课程理念倡导开放、包容、多元化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同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音乐、舞蹈、戏剧等,使学生在综合艺术领域得到全面的熏陶,为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脱离学生发展实际。实际上,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独立思考和实践创造的能力,这时教师的引领和引导对于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部分教师没有落实贯彻新课改理念,及时为学生指引方向,而偏向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美术训练,长此以往将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艺术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积极联系生活实际经验,缺乏一定的现实学习感。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发展需求,创新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小学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小学美术学习环境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综合美术素质的全面提升。

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3.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一轮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悟,帮助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体验。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这个特点,能够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其课堂学习积极性。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情境的营造,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会动的小纸人》一课为例,在本课的标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剪好一些小纸人,创编一个故事情节,利用这些小纸人表演节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各组成员通过合作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来创新小纸人的形象,然后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全班投票选出优秀作品。通过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大胆创造,也通过后续组织的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加重视自己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3.2分层教学

分层锻炼学生美术技能。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例如,美术基础能力、美术学习态度、想象力、创作能力等。教师需要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以减少学生之间差异、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目的实施分层教学,由此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益。分工合作可以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使学生互相了解闪光点。教师引导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分工合作,并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就能有效减少学生的差异,且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例如,在教学苏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4课《漂亮的房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图能力、色彩应用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由此为学生的全面性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有一位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一位构图能力强的学生、一位色彩能力强的学生、一位交际能力强的学生。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小组中学生的强项为学生分工。例如,将交际能力强的学生设为小组长,引领小组成员完成小组创作任务、色彩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小组作品的色彩搭配、构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小组作品的构图……在分工合作中体现学生的优势。在分工创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评价小组成员,并引导小组成员互相学习。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的差异,使学生互相学习闪光点,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寻求创新,教师应当变革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探索各类知识内涵,深刻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灵活性、有趣性、生动性。在构建高效课堂中,教师需要强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教学思维,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通过融合多种元素推动美术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开展。

参考文献

[1]吴飞,范海祥.洞悉新理念掌握新技能落实新标准———《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编辑推荐[J].英语学习,2018(8):54-55.

[2]王朵.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以“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课程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0):57-59.

[3]曹娟.浅谈“互联网+支教”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天水师范学院“互联网+”文县混合支教项目为例[J].成长,2018(11):87-88.

[4]蒋悦.新课改理念下的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分析———以上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漂亮的“扎染”》一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4):180-18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