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式、精炼的语句、丰厚的内容以及鲜明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具一格。要想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美、语言美、情感美,单纯依赖老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求老师利用独特、合理的教育手法,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启迪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中丰富情感的体悟,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古诗词中想要表现的画、境、情,进而真正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从而学习古诗词。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对古诗词的认识与把握,是一个中国人文化涵养水平的重要体现。中国的传统博大厚重精深,古诗词教育就是对传统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小学语文中必须开展古诗词教育以适应新课程需要,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古诗词当中,还存在着许多各种题材的诗歌形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就是积累各种文化材料、丰富创作素材的过程。学生在学古诗词的过程中,就能够接受其思维影响,从而丰富文化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同时,古诗词有着很大的艺术性。由于在古诗词中使用了不少的修辞、比喻的技巧,所以吟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有着相当的音韵美。经典古诗词的学习同时还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意与想象力。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当
中国古代诗词内容丰富、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对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修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应重视知识的传授。古诗词教学目标定得不当,主要表现为重释义、轻体悟,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把生字词讲解、词义解释、语法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其人文因素和审美情趣,从而偏离了培养目标。
2.教学方法程式化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许多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常常采用“解词释义、串说全诗、背诵、默写”的程式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仅仅把古诗的字面意义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不能解释它的内涵,因此,学生的工作就是死记硬背,反复默写,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对诗词的真正含义不懂,无法体会其韵味,对古诗词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期中、期末考试,而渐渐丧失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处在小学教育时期的学生,其思维正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这阶段的学生记忆力处于最佳的时候。在小学语文课经典古诗词学习时,老师需要学生做好关于古诗文词的背诵与朗读工作。使学生在朗诵古诗文词的时候注入自身的思想内心感情,从而了解诗人写作的心境,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古诗文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文词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而真正理解古诗文词的思想。除此以外,老师更要重视学生关于古诗文词的积累,背诵往往正是学生关于古诗文词积累的最佳途径。所以,通过聆听朗诵,理解背诵,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掌握小学语文课经典古诗词的时候理解诗人的思想和内心感情。小学时期的古诗文词,大都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首联、颈联、尾联都该怎么念,需要老师予以良好的引导。按照老师的示范,朗读对学生掌握诗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重视朗读也是诗歌教育的重要基础。古诗文词一般都有一定的押韵规律,读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淌,即使熟读也可帮助背诵。
2.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趣味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早已不知不觉的加入到人类的平常生活习惯之中。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育课堂中起到了不能忽略的效果。通过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词的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有益于学习的课堂气氛, 同时,也能提升教育的品质。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更多的课件,并利用多媒体的声光和色彩,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古诗词中大部分内容都有写景、抒情的内涵,不过每一位诗人的创作视角也都不尽相同,从不同的视角选择了不同的景物,再从不同的侧面出发,诗句也就格外的鲜活和魅力。根据多媒体自身的特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势在必行。
3.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诗词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诗词欣赏、审美认识、情感等方面的缺失。这种情况下,会使学生对欣赏的标准模糊不清,与欣赏的标准相冲突。在这里,老师要求学生们用“变量”来进行“无变量”和“无标准”的教学,从而反映出欣赏的“标准”。在鉴赏和审美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逐渐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和审美修养。因此,老师在讲解和解析学生的古诗词时,要把古诗词进行转换,用白话文的方式,或用故事的方式,把知识的概念传达给学生。也可以利用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来讨论古诗词中有关句子的运用,以及鼓励学生修改和阅读这些诗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认识到,在修改后的古诗词中,作者的意图不能被很好地表达出来,也不能很好地衬托出原来的情景和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快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古诗词。
4.感受意境,拓展延伸
训练学生们了解古诗词的审美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现阶段的主要教育目标和宗旨。教师只有使学生们体会到这些古诗词里的内涵之美,才能真正把学生们主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另外,在对学生们开展古诗词教育活动的同时,教师们也必须做好扩展延伸。有些系列诗词里选取了一部进入小学语文课的诗歌,而这些诗歌也正是教师做好扩展延伸的最佳教材。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就有好多个截然不同的修订版,还都是白居易写的。所以,教师在讲授完课本上《忆江南》后还应该将《忆江南》的原版一并拿过来,与学生们共同赏析。这样不但能够把同学的知识面加以扩展,而且更乐意地帮助同学对比一下到同一人在各种场景下所写相同主题的诗歌在情感上、格调上有什么差别,使同学对诗歌教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同时,采用这个方法既能够充分调动出较好的教学氛围,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主观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果。
结语
优美的古诗词是祖国最宝贵的精神财产,是良好的教育素材。对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发扬,对全国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们应继续以学生为中心的经典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实践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充实心灵,陶冶情操,增强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亚良.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2]郦旭琴.谈微课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