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医疗机构必须在有限的资源中提升生产效率与医疗质量、安全,从而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但是大部分医院在管理思路上还无法适应新时代下的管理思维,缺少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完善医院管理流程、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管理思路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评价角度和建设方向进行探索。针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化建设支撑作用,本问拟定通过研究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建设的策略,,充分发挥三体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支撑作用,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1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1 医疗服务缺少投入、支撑、解决机制
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随着基础建设的逐渐完善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需求的提升,公立医院必须创新服务模式,为患者正确、及时的提供所需要的医疗服务。但由于各医疗机构的资源紧张以及需要承担的社会健康责任重大,多数医院选择将经济效益能力作为首要发展对象。其次,在公立医院物理空间压缩、人力资源紧张、医改政策紧迫的多方因素影响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的培训,医院在预防医疗、前置服务的实现上存在差距。此外,各个不同的临床科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医疗服务的整体性难以延续。
1.2缺少对新型医疗安全风险的理解、应对措施,管理模式落后
医疗安全管理一向是公立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因为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疗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所新设备、新技术所带来的新的医疗安全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大部分医院对新型医疗安全问题不了解,原因判断不明确,措施实施不准确,管理模式滞后于发展现状。导致发展新技术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安全风险。其次,公立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在面对重大的救治压力与诊疗需求面前,往往需要在做好诊疗工作的同时承担多项医疗安全工作的核查与监督,降低了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对临床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负压能力要求更高,个人承担风较大。
1.3重点计划的实施需要以新技术、新多科联动的协同工作平台
因地域性、医院性质、发展方向的不同,各医疗机构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痛点难点问题,可以分为临床问题和非临床问题。临床的痛点问题例如专科建设薄弱、医疗资源不足等诊疗技能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专科建设、引入新技术、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提高竞争力;非临床痛点往往与医院的医疗辅助部门相关,需要找准问题原因,分析问题解决途径、方法,面向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案新产品,扩充医院辅助部门的发展空间,提高辅助部门的管理手段。
2 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2.1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公立医疗机构基于人工技术为基本服务手段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通过应用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评价内容,可以提供另一套基于智能决策的信息辅助服务。该服务利用对患者诊疗信息的多维度的收集进行特定规则的判断与分析,在诊疗行为发生过程中对可能使医生产生错误诊断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并在医生进行诊疗行为时及时打断。例如不合理用药判断、药物作用与治疗行为的相互作用提示等。辅助决策服务能减少医生人工对患者的病情搜集、分析的时间,辅助医生快速找到诊断的关键因素,做出正确的诊疗决定。
2.2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2.2.1明确责任界限,医疗行为实时追溯
公立医院在医疗行为的流转中往往涉及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在对于部门间流程衔接环节的工作容易出现断点,也是医疗安全问题频发的环节。如药品、血液的流转、出科治疗、出科转科信息核对等、院内外会诊流程等。预防该类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各流程的操作痕迹,并进行相应的实名认证,以患者完整的就医流程构建一条信息监管渠道,责任人对该条事件负责,环节信息向涉及该医疗流程的人员进行展示,可在医疗安全事件发生前对医疗流程的走向、事件的进展全程关注。
2.2.2完善监督审核机制,打通沟通反馈渠道
医院各部门为了便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往往在职责的分工上采用一人多责,多人多责的方式,造成部门间进行沟通时难以快速确认事件责任人,在对流程进行梳理时需要进行多次核实,严重影响医院整体运行效率。通过信息化方式将沟通渠道转换为线上沟通与反馈,例如解决危急值处理与反馈、不良事件处理与反馈、病历质控等涉及多部门的协同监管事件。系统采用主动告知的方式,集成患者在院的所有诊疗数据进行医疗安全规定的信息化设置,对于事件的处理方式、处理结果、反馈意见可以完整记录并汇总进入医院数据库,便于医院进行分析研究。
3响应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目标,支撑智慧医院的实施进程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作为三位一体智慧医院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功能建设与应用,承担了智慧医院建设中的核心基础部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评价标准也先后出台。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工作区别于其他两套评价标准的原因是其更注重“质量”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医疗机构信息化功能、应用的展示,更是对源头数据、行为、流程的监管。在实现院内互利互通标准成熟的基础上,推动高质量的数据、流程、规范的形成,从而促进新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高级别的电子病历评级利用新知识、新技术综合优化资源与资本,为高质量的医院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与基础建设。新技术的使用初期通常增加了医院流程的复杂度,在推行的过程中容易受阻。但是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将技术与医疗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将新技术的应用发挥更高的医疗价值,减少医院业务与新技术的断层,使医疗服务的衔接无缝联合。
4 三位一体策略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中明确提出了医疗机构发展的纲要,同时也强化了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明确了医疗机构智慧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支撑公立医院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逐步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建设体系,发挥信息化支撑的优化作用,是改善以上问题的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方新,赵韡.信息化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1,18(03):366-369+430.
[2]姚媛英,陈珍初,丁光霞,郝义为.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病历质量分析[J].中国病案,2020,21(07):15-18.
[3]王梦圆,陆雅文,黄晓光.三甲医院门诊患者非医疗技术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20,34(04):40-46.
[4]黄芳,季国忠,秦辉.某公立三甲医院互联网医院患者就医体验调查与分析[J].现代医院,2021,21(09):1420-1423.
[5]陈冬群.五级电子病历应用系统在医政管理中的作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6):66-68.
[6]舒婷,李红霞,徐帆.2018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1):6-9.
[7]舒婷,刘海一,赵韡.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修订思路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03):198-200.
作者简介:夏祺霖(1992—),女,汉族,安徽无为人,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医院信息化,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