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如何提高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效率
​朱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丹,. 润物细无声——如何提高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效率[J]. 文学研究,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252.
摘要: 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所以高段语文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情感世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汲取小古文的文化精髓呢?
关键词: 小古文;图文;注释;诵读;训练
DOI:10.12721/ccn.2025.157252
基金资助:

小古文言语古朴、意蕴丰富。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心智特点积极挖掘和提炼小古文的人文内涵,营造良好、浓郁的古文学习氛围,扩充学生的语言认知面,培养学生的语感与人文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锦字回文,以图启智

小学语文教材最大一特色即是图文并茂。这些插图形象直观,儿童气息浓郁。教师在教学小古文时,可依据这一特点,充分发挥书中图画的激趣效应和实用价值,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画面之中走进小古文。《司马光》为统编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小古文,也是小学生课上学习的第一篇小古文。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并配有一幅色彩鲜明、能再现故事情景的插图。学到这篇古文时,首先吸引学生眼球的是色彩炫目的插图,而并非课文本身。教学导入时即可从图入手,观图激趣,并为理解故事内容做好铺垫。师:(出示课文插图)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图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大家仔细观察,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生交流故事交流得兴趣盎然,故事说得一个比一个精彩。)师:咱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章,仅用三十个字就把这个故事写清楚了。生:真的吗?这么厉害!在学生的惊讶和期待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小古文的特点,并顺势引入这篇文章的学习。这样的图文结合,既轻松有趣,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巧妙地理解了故事的大致意思,为古文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课文插图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与小古文相辅相成。巧妙合理地加以运用,不仅能激发孩子学习小古文的兴趣,还能给孩子提供一把学习小古文的金钥匙,提高孩子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以读为本,读中激趣

与古代文言文相比较而言,小古文更适合小学生阅读。但是,由于其创作年代久远,不论是创作背景还是语言表达方式都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障碍重重。此时,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支撑,让学生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促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小古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代表中国古文化的经典事例作为教学铺垫,使原本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化变得更加具象、直观、易懂。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阅读,再结合课文中的注释以及网络上的图片、声频、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此后,学生再次进行课文阅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又可以增添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小古文的独特乐趣。再以《小古文100首》中的《雨》为例,“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这篇文章浅显易懂,每句字数相等,但它并不是标准的仄起平收吟诵。教学时教师须通过不同形式的引读,如配乐读、击掌节奏读等,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反之,则会导致小学生出现畏难心理,甚至对今后的学习失去信心,这显然不利于小古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不同形式的引读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对于个人成长十分重要。教师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

三、博读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在《论衡》中提出:“知古不知今,调之...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在小古文教学中,对传统经典的解读既要让学生“知古",还要让学生”知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重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博读小古文,从文言知识学习,体会古文的思想与情感,启发学生博闻强识。《少年中国说》,联系其历史背景,让学生从阅读中,全面了解其内涵,达到"博观”“约取"。回到文本中,再观照现实生活,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在学习《少年中国说》后,我们还可以适度延伸全文阅读,让学生从该文的历史背景中,认识和了解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相关史料,再回到那段沉重的历史,国破山河、列强侵略,国人生活悲惨、民不聊生、民族危机、困难重重。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既是要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又要增强民众的自信心,面对绝望境地,不能悲观,要充满斗志,勇拓未来。从强国梦到中国梦,从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诸多优秀人物,让小学生从《少年中国说》中,激活内心的强烈意志,继承优秀人物的奋进精神。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小古文教学,要强调"趣”味引领,激活学生阅读的内在情趣和动机,要基于文言语言阅读,引领学生读出情感品析小古文的语言,从关注字、词、句、段及标点符号中,来领会其文言深意,感受荡气回肠的经典力量。同时,小古文教学要拓展学生对文言的学习视野芾领学生体会人物、情感,深入感知文言,情知交融,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诵读小古文,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是激活传统、渗入孩童生命血液的有力之举,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层层深入、灵活多样的多形式诵读入情入境品悟小古文,运用想象练说,迁移运用,让学生真正沉浸到小古文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弥久醇香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志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23):P.130-130.

[2]张光琼.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实践研究——以"小古文"的微写作为例[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20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