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学当中,由于小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缺乏足够的阅历和见识,对文字这种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学习时,难免出现理解困难等问题,同时,小学生的语言运用、阅读能力本身程度较低,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无法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前提下,继续学习语文知识,最终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
1.教师缺乏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
不少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课程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学生理解力的问题,更加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缺乏整体教学框架的搭建,同时,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会直接将译文告诉学生,让学生清楚诗词句子的意思,从而掌握古诗词中想要的表达的意思和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山行》的时候,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如果让学生自己单独去理解诗中句子的话,并不现实而且也比较浪费时间,因此,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会将句子翻译成常用语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并不大。
2.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或是思维主导的课堂中,教师最为看重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而且为了“拔苗助长”不少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也都是“一言堂”或是“满堂灌”的形式,从而在根本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为“考试”而学习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成长。尤其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知识的时候,想要将一篇文章进行背诵和记忆,只能通过反复背诵、阅读的形式,达到教师的背诵要求。古诗词,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工具,它们在不同的时间、背景下,反映的社会状态和个人情感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授古诗词内容的时候,需要从多个方面对诗词的内容,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背诵诗词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创设构建课堂诗情画意的直观情境
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教学时期,学生难以在课堂上感受到古诗词中所体现的诗情画意,但是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环境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对古诗词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比如,以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为例,首先,借助多媒体,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介绍大诗人苏轼,更是利用多媒体的生动丰富性,为学生展示了有关西湖的相关美景,并播放了古曲《春江花月夜》,为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新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兴趣高涨。其次,引导学生欣赏诗作,帮助学生熟悉诗句的意思,进而以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以及古诗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最后,我引导学生通过他们收集积累的一些关于描写我国秀美风光的古诗词,交流学习中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课堂诗情画意的直观情境,使学生的精神状态集中在了课堂之上,进而促进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了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2.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诗词背景
诗词背景的引入,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古诗词教学中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授课,以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所学古诗词内容的透彻理解和深刻把握,引导学生对探究古诗词知识产生兴趣。比如,以教学《夏日绝句》这首诗为例,首先,我为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创作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在学生熟悉古诗的基础上,又为学生介绍了诗中所提到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项羽所处的时代背景,由此调动了学生进一步研究这首古诗的积极性。其次,我结合作者李清照当时所处的环境,指导学生赏析诗句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品质。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合作诵读这首诗,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收获。这样,联系诗词背景授课,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探究古诗词的乐趣,极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3.加强刺激学生情感体验的诵读教学
诵读是体现诗词音韵平仄之美的独特方式,已经成为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懂得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情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古诗词的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以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为例,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苏轼后,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并为学生作了示范性的诵读,提醒学生注意诵读之时的停顿和语气,进而向学生提出了反复诵读的要求。其次,我要求学生自主诵读古诗内容,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的意思,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诵读情境下感受并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并再次进行诵读。这样,通过加强诵读诗词,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古诗词的内涵,切实达到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目的。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的过程中,古诗词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背景、情感的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9):53.
[2]余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祖国,2017(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