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学方法单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在其它方面,而忽略了对古诗词的教学,从而造成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传统、单调、单调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此外,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将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片面地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先通读,然后释疑,再总结全文。这在短时间之内,可能不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时间长了,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老师很少使用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不会利用必要的信息技术,因此,很难产生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教学风格,导致了课堂的魅力降低,教学效率降低,整体教学效果不佳。教师一定要与形象、活泼的教学形式相结合,运用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愿意听、愿意学、听得久、学得久。
2.忽视学生主体参与
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中职校的老师仍然将自己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充分地将学生融入其中,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没有给他们留下足够的个人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导致他们很难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老师在讲课时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不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特别是由于古诗词在语言表现方面的独特性,它与现代文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很多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转化,跟不上课程的进度,再加上老师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兴趣降低,进而导致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恐惧心理,进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老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带着学生去学习新的东西,让学生认真思考,不断进步,最终达到对古诗词的理解。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1.借助信息技术,深挖诗词内涵
古诗词的特征是言简意赅,也就是语言简洁,但是情感丰富,意境深刻。要想要在这些诗词中得到正确的理解,通常都会让学生付出很大的努力,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学生无法完全理解的东西。在大部分的时候,中职老师都是对诗词、歌词的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对这些描述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这样做会让学生难以进入到学习过程当中,从而难以激发出他们的参与兴趣,因此,他们的学习质量会大减。多媒体、图片、声音、动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其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的老师们,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图片、音频、视频等特定的教学元素得到充分的利用,让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愿意参加到古诗词的教学中来,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们对形象化和直观化知识的需求,特别是现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充实课堂的内容,还能加速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还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讲授杜甫的《登高》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尽快地进入到教室中的角色,我们就可以用乐曲《相思》来制造气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让同学们很快地进入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去。《登高》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者前半部分写景,就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画图;后半部分抒情,则尽显悲凉之意,可先引导学生尝试将诗歌的意象描绘出来,即寒冷的秋风、悲哀猿啼叫……之后借助多媒体播放诗歌,并配比哀伤的轻音乐,引导学生去想象当时的画面,将自己当作诗人组织语言,细细描绘出自己脑海中的情景,将登高秋景图呈现在众人眼前。借此教学,学生能更感性地认知杜甫,而以诗人身份说出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这既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可让学生感悟古文字的美,仅仅数语,就已传递出丰富画面。
2.经典诵读,感受诗词魅力
诵读是古代诗词的基本要求。所谓“诵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诗词中的感情色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诗词的风格特点。古诗词注重的是音节节奏,注重的是平仄押韵,因此,朗读就如同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诗词殿堂的大门,朗诵古诗词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个最初的印象,从而实现对古诗词的初步认知,逐步体会到它的韵味,特别是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培养出自己的语感。朗读并不等同于单纯的诵读记忆,而是要有感情,有重点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以达到意读、情读、美读的朗读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诗词欣赏和审美水平。要想提高诵读的品质,老师的范读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古诗词的停顿规律、读音的轻重缓急和语气的差别,从而让他们能够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诵读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情绪转化为正确的语言,从而达到提高诵读质量的目的。
3.用知识竞赛形式巩固学习效果
中职学校语文授课时间短,如何在短时间里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用知识竞赛活动模式进行教学,改变了从前的传统教学,在精彩而有趣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大多数的学生增加了自信,也增加对古诗词的喜爱。
在学习完古诗词单元之后,笔者设计了一场“趣背古诗词”的知识竞赛。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分别设计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选答题三个环节,把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著名诗句融入在三个环节中。各小组学生往往都摩拳擦掌,唯恐错失良机,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时也跃跃欲试。有时遇到他们都很熟悉的题目时,几乎全班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气氛相当活跃。这样的语文活动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无论是何种程度的学生,在不断的奖励之下,学习兴趣都会提高,学习动机都会增强。同时顺利地完成古诗词的背诵和积累。
结语
古诗词对于我们一生的影响是既漫长而又深远的,千百年来就像细雨落花一样洒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希望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不是仅仅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诗词的知识,更是要将古诗词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传递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感受到它的影响,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所以,在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方面,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努力,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杰.比较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12-13.
[2]黄晓岚.如何处理好诵读与写作的关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24):86-87.
[3]刘俊.课内外诵读对写作影响的教学启示[J].语文教学参考,2020(36):78-79.
[4]朱金伟.把写作教学植根于诵读教学之中[J].吉林教育,2020(36):74-75.
[5]张艳.语文诵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6):155-156.
[6]陈冬芬.基于高中语文的思辨性诵读教学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2021(1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