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过去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一般都很差,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不当,古诗词的意境比较抽象,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情境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有意识地营造某种气氛,将无形和有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成为一种教学情场,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直接接触,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进行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即根据古诗词教学的需要,设计和制作出符合古诗词教学要求的情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古诗词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目的,紧密联系意境
古诗极富意境之美。而所谓的意境,就是指诗人自身的内心情感以及对外界景物的结合,创造出的一幅生活画面或人物形象,这是一种比较鲜明、生动、意义深刻的画面。在整个古诗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凝练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画面感和情感启迪,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言外之意,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因此,教师要把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
以小学六年级上册刘禹锡《浪淘沙》为例,这是一首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黄河的壮美。诗人用极其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意境,虽然是以追忆的方式,把人带进了历史,但其实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感情。全诗气势雄浑,抒发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读之令人心旷神怡。如果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紧紧地把握住这一点,并将其与诗句相结合,创造出相应的情境,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与诗人的情感相契合,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把握主题,了解古诗的内涵。
古诗词具有短小、意蕴深刻的特点,教师要以明确的目标为指导,将教学与诗歌的情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创作意义,从而达到对古典文化的渗透。
二、带入故事,积极创设情境
在教学叙事诗、借事抒情等古诗时,可利用与诗歌有关的情感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在情感故事营造的情绪气氛中,更好地理解诗歌和诗情,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诗歌的故事,理解其含义,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诗的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游子吟》为例,这是一篇讲述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的故事,老师在教孟郊的这首古诗时,可以选择一些妈妈对孩子无私付出的故事,用视频或者音频的形式,在课前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们在故事营造的情感气氛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感悟诗意、诗情。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就可以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可以利用歌曲的纯音乐来朗读古诗,也可以在欣赏完诗歌之后,在多媒体上单独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所传达的母爱主题。
故事总是很有感染力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理解能力强,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引入故事,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学习古诗词,掌握古诗词。
三、透过绘画,展现诗作情境
古诗词有很多种类,如借景抒情诗歌、山水田园诗歌等,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或描绘诗歌中的景物,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各种栩栩如生的画面,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动的形象,使课堂呈现出教学所需的诗情画意,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宿建德江》为例。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写的是诗人在渡江夜宿江心洲时,内心的苦闷。全诗所描绘的场景,是一片空旷的旷野,天空下,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却与船上的宾客十分亲近,传达着一种忧郁、孤独的情绪。教“孤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江清月,与人亲近。几句话的时候,教师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的画面,同时配上与诗歌相配的音乐,优美动听。另外,老师还需要用优美的音乐来朗读,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诗歌所呈现的美丽画卷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真正体会到作者在这样的风景中所表现出来的孤独和忧伤。
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小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吻合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创设情境,将诗歌中的情景呈现给学生,用美丽的画面来实现古诗词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拓展知识,创设古诗课的情景
在课堂上运用知识扩展延伸和回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前后结合知识点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老师们也可以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古诗词的教学中,在教学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将以前在语文课堂上学过的课文或诗词进行适当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积极地形成对比思维,在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体验不同诗人的写作特征,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结语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视,开展古诗词教学,既能传承中华文化,又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小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对所接触到的事物产生一种表象的认识,而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来说,这种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比较难理解,因此,必须把古诗词教学与情境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使古诗词教学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娟.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2).
[2]魏学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高中古诗词的情境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12).
[3]张敏.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