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科是综合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设置一定的实践教学部分,且要聘请专业性强且富有经验的设计师负责具体的授课和指导活动,才能不断提升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学风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建设良好的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学风,既是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面临的重点课题,又是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基于提高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角度考虑,深入研究“学生学风建设”具有显著意义。
1.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相应的专业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但在学生学风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如意的现象,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1)学习纪律和秩序混乱。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政策深化实施,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相应的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艺术类学生,本身在文化课程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其在课程学习中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频繁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甚至是经常性逃课,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即使有完成作业任务,也存在一定的拖拉现象,使得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难以在设计领域中取得巨大的成就[1]。
(2)缺乏良好的行为。据调查发现,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如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且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交友,荒废学业的同时,还对学习缺乏充足的动力,从而在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养成了懒散的习惯[2]。另外,为顺利完成专业考核任务,绝大部分的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持有片面想法,如临时抱佛脚看书,祈祷考核顺利通过;考试成绩及格即可,使得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良好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3]。
(3)沉迷于网络自由空间,丧失了学习热情。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相比高中阶段而言,高校的学习毫无压力,且具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部分学生在缺乏目标的情况下,难以适应这种转变而盲目地将业务时间用于上网和玩游戏,只有少部分的高校学生可以快速转变认识,积极专注于图书馆阅读学习中。同时,极少部分愿意主动参与各项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4]。正因如此,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长期沉陷于网络状态下,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并形成了学习动力不足、逃课荒课、补考、学习动力严重缺乏等的恶性循环中,直接影响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效果。
2.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学风建设对策分析
2.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学生管理
高校应建立健全艺术设计类专业激励机制,具体通过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等方式,为优良学生学风的建设夯实基础。因此,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应基于学生发展角度,对当前的专业奖学金、学生评优评价体系等进行优化,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和品德,又要加强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考核比重,并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使得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地专注于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学风建设与法治具有积极意义。
2.2优化和完善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学风建设过程中,优化和完善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体系至关重要,这要求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注重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此为契机开辟第二课堂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继而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风建设夯实基础。例如: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可以在校园内定期开设素描绘画、制作等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成才创造平台和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培育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学生学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还有利于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综合培养效果的提升。
2.3制定学风状况预警和观测机制
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学风建设水平与学生问题解决效果密切相关。因此,为更好地进行学生学风建设,关键在于制定学风状况预警和观测机制,及时地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便教导员和班主任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落实具体的工作,尤其是贫困生、厌学群体等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好及时地给予一对一指导,助力于大学生走出困境,使得学生可以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习中,持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继而才能提高学生学风建设水平,助力于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例如:高校应组织有专长的教师或者学生工作者,对各类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进行动态观测,及时地发现其问题,随后进行针对性教育和指导,使得其能够及时走出当前困境,避免其误入歧途,才能提高学生学风建设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学风是专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对于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而言,加强学风建设是成才的基础,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的工作。在实践中,高校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学生管理,并要优化和完善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同时要制定学风状况预警和观测机制,才能提高学风建设水平,为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文举,冯强.朋辈互助模式下的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学风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陕西省某高校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1,(03):20-21.
[2]陈皓云,蒋兆宏,田晋.学生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创建和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析——以南航金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4(23):120-121.
[3]霍楷,冯靖.艺术类高校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9,(25):164+166.
[4]万佳.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风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以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31(01):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