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脑部血肿,对神经形成压迫,危害生命安全。急性期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通过手术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力。患者术后昏迷,身体肢体无法活动,加上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1]。为了预防压力性损伤,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至关重要,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护理方案,全程落实,保证护理效果。标准化护理拥有规范的工作程序,护理工作具有针对性、预见性,能够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提升护理质量。对标准化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方法、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能够为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旨在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82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进行分组研究(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分组方式为随机数表法。组别: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47-78(62.64±4.45)岁。体重指数19.2-21.7(20.35±0.15)kg/㎡。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47-79(62.61±4.48)岁。体重指数19.3-21.8(20.33±0.18)kg/㎡。伦理委员会通过了本次研究的申请。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脑出血患者;(2)颅脑手术;(3)术后昏迷;(4)家属对研究知情;(5)病历完整。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2)精神疾病患者;(3)入组前发生压力性损伤。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第一,每天按时为患者整理床单位,帮助患者更换体位。第二,遵医嘱为患者用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预防不良反应。第三,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意识情况,记录心率、呼吸机血氧饱和度。第四,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病情,介绍治疗方案。向家属说明治疗的意义,告知风险,解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加强基础护理。第五,将病房内的空气温度控制在23-25℃范围内。湿度控制在50%-55%之间。定期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室内摆放绿植,创造舒适的环境。
1.3.2研究组
对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第一,对患者长期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用软枕垫在患者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例如肩部、尾骶部、足跟等。第二,使用医疗气垫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进行间歇性充气、放气,保证皮肤局部压力减轻。第三,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的预测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皮肤状态、营养状态等,确定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子,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第四,每天检查患者受压处皮肤至少2次,观察皮肤有无发红、潮湿情况发生。对患者进行及时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柔软毛巾对患者进行皮肤擦拭,预防性使用敷料保护皮肤。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比较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1)压力性损伤:在压力和剪切力下引起的皮肤红肿、破溃,认定为压力性损伤。(2)护理质量:采用自制的护理质量量表(信效度0.878、0.885),从护理操作、皮肤管理、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风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值分别为2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多护理质量越好。(3)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从护理态度、基础护理、护理时效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值>85分为非常满意。分值60-85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导入SPSS25.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皮肤管理、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风险)为计量资料,使用(x̄±s)形式进行表达,组间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属于计数资料,表示应用(n、%)形式,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检验标准为0.05。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对比
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组间对比,研究组是发生率更低的一组(P<0.05)。见表1所示。
表1比较两组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n(%)]
2.2护理质量组间对比
组间进行护理质量对比,研究组护理操作、皮肤管理、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风险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如表2数据所示。
表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x̄±s,分)
2.3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3所示。
表3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n(%)]
3讨论
以往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更多的护理措施倾向于疾病的治疗和术后康复,对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干预不到位,缺少有效的护理措施,整体的效果有限。标准化护理干预从患者实际情况入手,将各种可能引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因素找到,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可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中组间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标准化护理干预可以预防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分析原因: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可由垂直压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引起。常见的部位是骨隆突处、皮肤柔软部位,包括皮肤完整性破坏、溃疡、疼痛[2]。患者脑出血术后发生昏迷,身体不能行动,躯体多个部位长期受到压迫,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常规护理缺少针对性,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对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不到位,缺少有效的护理措施,往往难以获得预期的护理效果。标准化护理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保证护理的针对性,一方面可以有标准化的护理流程,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满足各方面的护理要求。护理方案中针对各种可能引起压力性损伤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消除影响,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3]。研究组护理质量比对照组好(P<0.05),说明标准化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质量,与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现实需求相符,达到预期护理目标。分析原因:标准化护理可以在护理前准确评估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确定可能引起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予以实施,预防了压力性损伤。护理操作的流程标准、内容规范,可以获得较好的护理效率与质量。本次研究中对护理有更高满意度的一组是研究组(P<0.05)。分析原因:标准化护理干预具有丰富的护理内容,护理方式多且灵活。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护理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标准化护理能够对患者不同的需求进行满足,护理质量高,符合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要求,提高患者舒适度。本次研究不足之处是患者数量少,并且没有考虑其他疾病因素对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无影响。后续研究会增加患者数量,对患者进行更细致分析,纳入更多个人资料,获得丰富数据支持本次研究。
综上所述,标准化护理可以预防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具有很高的护理价值,可以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闫莉芳.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ICU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标准化,2023,(04):249-252.
作者简介:吴丽娟,女,甘肃平凉,1972.12,汉,本科,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人工气道护理、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