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探索
赵嘉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嘉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探索[J]. 心理学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199.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变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对自身造成多方面的问题。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索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实施建议。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大学生;心理
DOI:10.12721/ccn.2024.157199
基金资助: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定义与范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调适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而心理咨询则是针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通过倾听、理解、支持、引导等方法,帮助他们调适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平衡,促进个人健康成长。

(二)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探索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理解情绪的产生与变化,学会合理表达与调节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过大而影响学习与生活。通过介绍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准一注意力等,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从而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三)增强抗压能力与应对挫折的能力

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学生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压力,如入学适应、学业困惑、人际交往、就业压力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到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学生应对挫折的策略,如问题解决、时间管理、寻求支持、转移注意力等,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

(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理解并尊重他人,有效处理人际冲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日常工作中我们会开展大量的团体辅导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互动,在互动中成长,学会合作、分享与交流,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

(五)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助于早期识别并干预潜在的心理问题,如轻度抑郁、焦虑、强迫等。通过心理筛查、心理咨询等方式,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帮助,防止心理问题恶化成心理疾病,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一)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因地域、习俗、个人习惯等差异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诸多困扰。如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交流渠道,但也减少了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真切感。部分大学生因缺乏有效的社交技能或担心被拒绝,而选择逃避社交场合,长此以往产生孤独感和社交焦虑。

宿舍矛盾是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在集体生活中,由于性格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大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和冲突。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冲突,就会导致关系紧张,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增加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情感问题

大学生的情感波动与成长困惑交织在一起,使得大学生在情感方面表现得很复杂。有许多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失恋、单相思、恋爱与学业的冲突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情绪激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部分大学生在情感表达上存在困难,不擅长或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沟通障碍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情感关系,还可能导致情感压抑和心理问题。

(三)健康问题

由于学生的生活方式变化,长期的学习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不爱运动)等都会导致大学生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如近视、肥胖、睡眠障碍等。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些问题往往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因素密切相关。而缺乏运动、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大学生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些生活方式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

(四)家庭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往往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许多家庭对子女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出类拔萃、光宗耀祖。这种过高的期望往往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同时,家庭经济困难是许多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这也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条件,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都会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造成冲击和伤害。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建议

(一)改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知

经过在校期间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对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缺乏正确的认知,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只有“非正常人群”才回去咨询,一旦自己去了即等于承认了自己有心理缺陷,一提到这件事就会害怕被别人嘲笑,甚至是歧视,宁愿什么都埋在心里,也不愿意去咨询室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甚至有的同学不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小缺陷,常常轻描淡写地用“脾气不好”“冲动了”来解释一切,这便是认知上的误区,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开展。正因如此,在新生入校一开始就要进行大力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宣传,以一些活动的形式,例如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等,潜移默化的让大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心理健康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并且从一开始就要让大学生知道“心理健康咨询”是具有自愿性、保密性、无偿性的。

(二)测试调查,建立档案,分析治疗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采用网络上的一些新奇有趣的的心理健康调查表,以彩绘图文的形式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小调查,并且对学生们的答案进行收集分析,为每位同学建立个人的“心理档案”。期间发现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导员或者专家都可以找这些同学谈心并进行分析,再给予帮助。如若有个别心理障碍严重的同学,需要心理专家、机构进行深入诊断并给予帮助,不得已时要劝导学生休学,接受正规的治疗。以上这些便可以有效的预防校园内 发生极端事件。

(三)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素养

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的专业人员少之又少,专科学院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更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兼职的老师或心理师,他们日常都有自己个人的工作和教学任务,在时间方面,不能保障自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兼职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大学校园中现有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往往条件设备都较为简陋,甚至有的都没有必须的资料、设备及资金赞助。种种迹象都表明该项工作必须要有关单位的领导着重关注,并对其进行改善。由于当今的社会进入快节奏的发展中,社会资讯日新月异,大学生们的心理世界变得更加复杂难懂,这就要求心理健康咨询师能够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储备,不断改善治愈他人心理的手段。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不仅回顾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还系统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作用及实施建议,强调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不仅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预防心理危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坚实防线,可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