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秦瑶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秦瑶瑶,. 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J]. 肿瘤研究,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145.
摘要: 目的:探讨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80例肿瘤化疗PICC留置患者,抽签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PICC留置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 PICC;肿瘤化疗患者;护理
DOI:10.12721/ccn.2025.157145
基金资助:

化疗是大部分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经外周静脉给药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还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指的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它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等优点,从而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还可以减少因化疗药物而导致的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同时还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因此它是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首选的建立静脉通道的方法[1-2]。本研究探析了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80例肿瘤化疗PICC留置患者,抽签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其中实验组年龄34-76岁,平均(52.21±2.27)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36-75岁,平均(52.78±2.91)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第一,置管前的护理。在进行置管之前,在获得医嘱之后,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让患者对所用导管的性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患者对该导管的优缺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按照置管手册和宣教资料,可以让患者自己去看,然后把患者带到有留置导管的病房,让其他患者给他们讲一讲,在护士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说明和介绍的过程中,患者的思想上的疑虑会得到解决,并愿意主动配合置管。第二,置管过程中的护理。在置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用碘伏和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在穿刺点上、下各10 cm的整个手臂上,要做到最大的无菌覆盖,要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操作无菌区,用20 ml置管器抽取肝素盐水进行预冲管,然后将导管浸泡在生理盐水中。穿孔后,导管的上移,上移速度要慢。问诊患者是否有不适,要求患者将头向同侧方倾斜,靠近肩膀,置管后做好固定。在穿刺的全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关怀,多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在穿刺的时候能更好的配合。第三,置管后的照护。(1)置管后,让患者去影像科检查,以确认置管的时间和长度,然后在贴纸上写下置管的时间。完成导管保养说明书的内容,包括导管的名称,批号,型号;置管时间,置管的长度,手臂的围度,被置管的血管的名字;说明穿刺程序并记录患者的抱怨,并由操作人员签字。(2)导管置入后的健康教育。置管后要让患者注意局部的清洁和干燥,不要擅自将敷贴撕下来。当敷贴有卷曲,松动,出汗多的时候,要让护士立即换掉;在置管之后,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日常工作、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尽量不要用置管侧的手臂来举起重物,不要进行引体向上、托哑铃持重物的锻炼,还要尽量不要进行游泳等会将穿刺区域浸泡到的运动,在淋浴的时候可以用保鲜膜在敷贴上包裹2-3圈,淋浴之后再将保鲜膜拿下来。平时要注意观察针眼周边是否有发红、疼痛、肿胀以及有无渗出,同时还要注意在导管留置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不正常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并发症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数x2统计,计量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不良情绪、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改善,而其中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比较(x̄±s ,分)

1.png2.2满意度

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png2.3并发症率

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有1例,占2.5%,而对照组并发症8例,占20.0%。

3讨论

在癌症患者的化学治疗过程中,对血管的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的留置针因为位于浅表,容易受到患者肢体活动的影响,而且化疗药物对患者的血管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患者的血管出现静脉炎或渗漏性损伤,这会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在临床上经常会有血管损伤及疼痛的情况。PICC置管的出现,为化疗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因为 PICC置管的管子末端是上腔静脉,所以它的血管比较粗大,血液流动也比较充足,所以当化疗药物进入 PICC的时候,它会很快被稀释掉,这样就不会产生对血管壁的刺激,也就不会出现由药物造成的外周浅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这样就可以让患者在没有疼痛的条件下顺利地进行化疗,而且还可以很好地保护患者的外周血管[3]

PICC置管术是当前一种安全、方便、易操作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癌症化疗的患者来说, PICC置管术能够缓解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的不良刺激所带来的疼痛,因此它在临床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在进行 PICC置管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制定一套系统、细致的护理计划,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的理解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以一种积极、稳定的状态进行 PICC置管[4]。同时,要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 PICC穿刺,确保患者顺利完成 PICC穿刺。在置管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护理进行强化,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从而将患者静脉炎、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降到最低,防止因化疗药物外渗导致患者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减轻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痛苦,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5-6]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之,目前通过 PICC置管进行化学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癌症病人由于多次穿刺而带来的疼痛,极大地降低了由于长时间的化学治疗而导致的静脉炎,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化学治疗对病人的外周血管及周围组织的伤害,从而使静脉置管过程中的持续畅通,从而保障病人的置管安全性,提升病人的照护品质。然而,由于置管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会造成留置导管的失败,所以应注意:(1)加强对 PICC导管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使用 PICC导管。(2)对 PICC置管、换药等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操作。(3)对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及合并症的控制;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发症。(4)做好卫生宣传工作[7-8]

在临床工作中,我科一直在持续地学习,并持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致力于将 PICC置管和维护,同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这样,就可以逐步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也会逐步地降低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降低了经济浪费,最后,可以让护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晓丽. 精细化护理对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07):883-884.

[2]刘书珍,肖婷婷,黄霞. 旋腕运动预防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5):5155-5157.

[3]周芬,王希楠,王云,孟小梅,刘敏,邱丽.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上肢功能锻炼在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3):1759-1762.

[4]程梦圆. 优质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2):114-115.

[5]李玲,高杨,陈媛媛.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心理干预方案在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11):1649-1654.

[6]邓思思.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应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09):120-122.

[7]石春妮,袁丽,罗艳,张柳花,钱金平.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血流感染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01):115-119.

[8]濮英娜,马丽娟,王娜,尹哲,陈玲.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非计划拔管因素分析及探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2,45(02):219-222.

[9]彭静,胡明强,郑田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01):76-78.

[10]嵇绍兵,张松丽.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与预见性护理对策[J].新疆医学,2023,53(01):91-94.

[11]杨素雯,陈锦英,王晓秋.静疗小组品管圈活动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3):95-98.

[12]信晓森,谢琳,崔红军.PICC与静脉留置针对肿瘤化疗患者疼痛、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3):165-16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