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古诗词的有效措施
王鹏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鹏冰,.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古诗词的有效措施[J]. 当代中文学刊,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020.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在音乐课堂中的魅力。将古诗词文化和音乐教学相互融汇,对音乐教学和古诗词教学两方面都能有效地提升,既促进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进一步学习和体会,也让歌唱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新颖丰富。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古诗词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音乐古诗词有效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020
基金资助:

古诗词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机结合,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传统文化的风潮,在年轻一代的内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过多种形式来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其他主科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诗词歌曲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古诗词歌曲教学内容,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古诗词歌曲一直萦绕在学生身边。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古诗词的意义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而其中的历史文化瑰宝也数不胜数,其中古诗词的文学性与艺术性都十分突出。在诗词当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语言艺术,同样也深藏着古人的生活背景与创作情感,并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通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对诗词当中的哲理有所认知,并内化于心,养成良好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古诗词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古诗词情境

在课程伊始,课堂导入环节一直以来都是音乐课堂的难点。通常来说,教师都以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这样能够快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借助古诗词歌曲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同时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学“草原”时,笔者就结合歌曲的主题,通过《敕勒川》的古诗词歌曲作为课堂导入的主题音乐,创设符合草原的课堂情境,带领学生在古朴雅致的音乐当中愉悦地进入教室,快速从喧嚣的课间氛围中进入课堂学习,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良好基调。除了借助古诗词音乐导入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可利用古诗词这一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时,教师可以用《春晓》为课堂导入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随着歌曲的节奏进入到学习当中。随后,教师可以就此音乐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听到这首音乐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我觉得听到这首歌很温暖”“有春天的感觉”……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对,老师再跟着音乐给你们朗诵一首古诗,大家听一听从诗句里能够得到什么信息。”在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下,对于古诗的内容便有了更多的兴趣,随后教师就可以朗读《村居》,在读完这首诗后,学生积极发言,互相讨论春天中的美好事物,表达着对春天的喜爱。随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春天很美丽,而有一种动物就像是春天的信使,春天来了,它们也都回来了,这就是可爱的小鸟,小鸟现在生活的怎么样呢?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也从古诗词中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意境美,进而对课堂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营造诗歌吟唱氛围

音乐是一种艺术,而音乐课堂是一个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艺术的场所,作为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场所,音乐课堂就需要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调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相比于其他学段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氛围与环境的影响,若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手段实施调整,为学生创建进行诗歌吟唱的氛围,那么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的受到调动。反正,若教师知识一板一眼的进行教学,学生就不能感受到这种氛围,其只是将古诗的歌唱当做一个学习的任务,其主动性自然也就会受到影响。故为了实现教学的进行,教师就要先能将诗歌吟唱氛围的创建重视起来。例如,在进行《咏鹅》这一首古诗的吟唱时,教师可以播放古典音乐先进行诗词歌曲的教学导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歌曲的意境,让学生在听赏古韵轻音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诗词音乐的魅力。在其中,教师还可以引领着学生对本诗进行诵读,让学生体悟诗中所展现的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在学生对其有所认识之后,为歌曲设计不同的表现形式,孩子们集思广益设计新颖,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可以将歌词改写,创编动作,用曼妙的舞姿将舞蹈和古诗情景交融。这样一来,诗歌吟唱的氛围就得到了有效的创建。

(三)朗诵古诗词节奏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也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创编节奏来进行练习,提高对节奏的把控与理解。不过在这在其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尽管学生花费了一定时间去练习节奏,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追根溯源来看,过于单调的节奏练习无法契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这种方法过于单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来探寻其中的节奏型,有效提升了对节奏的学习效果。在小学低年级当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二分音符等基础的节奏。因此,在学生初步认识到这些节奏型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巩固训练来加深理解。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古诗词自身的独特韵律,能够很好地契合节奏型的巩固练习,需要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语文课文中的古诗词进行选择,并创编一套节奏,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与鼓励,通过点拨与启发来帮助学生创编,并在其中做适当的整理,最终得到学生创编的节奏。在完成创编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探究,针对他们创编的古诗节奏来相互朗诵。通过这一方式,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调动积极性的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学生也会就此获得成就感,进而对古诗词以及音乐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

三、结语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词文化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其艺术魅力与美育价值,精心策划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以及学生的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秦筠.古诗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0(18):136.

[2]林华玲.古诗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与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21(21):73-74+7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