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尚金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尚金星,. 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 肿瘤研究,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147.
摘要: 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并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共100例,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颅底入路组、前额入路组、枕颈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每组各有24-26例不等,比较手术前后各组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疼痛程度及肿瘤切除率。结果: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接受不同手术入路患者术后IL-8、MBP、ETS-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其中颅底入路组较其他入路组更明显(P<0.05)。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其中前额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疼痛程度降低幅度更大(P<0.05)。本次研究中,肿瘤总切除率为89.00%,其中颅底入路与前额入路肿瘤切除率较高(P<0.05)。结论:患者脑肿瘤位置不同,选择的入路方式也不同,选择预与之相适应的手术入路,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改善血清指标,从而确保脑肿瘤的切除率。
关键词: 不同手术入路;脑肿瘤;疼痛程度
DOI:10.12721/ccn.2025.157147
基金资助:

脑肿瘤是指在脑部发生的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经常表现出头疼、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病原因尚不明晰,电离辐射是较为明确的危险因素[1]。其次,病毒感染、神经系统致癌物等也会加大脑肿瘤的发病概率。脑肿瘤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2]。其中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3]。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术后恢复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手术入路包括经额颞入路、前额入路、颞下入路、颞上入路、枕颈入路、颅底入路等[4]。不同的手术入路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都有不同的影响[5]。基于此,本研究选择10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旨在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共10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为(58.56±6.78)岁,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以下四组:颅底入路组。该组患者的肿瘤类型为鞍上、鞍旁肿瘤或垂体瘤;前额入路组。该组患者的肿瘤类型为前额叶肿瘤或侧脑室旁肿瘤;枕颈入路组。该组患者的肿瘤类型为颞枕叶肿瘤、枕骨肿瘤等;经额颞入路组。该组患者的肿瘤类型为颞叶肿瘤、额叶肿瘤等。每组患者数量分别为24例、24例、26例、26例,互相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性不大(P>0.05),可以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首次手术;(2)经过病理诊断证实患者为脑肿瘤;(3)患者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依从性较高。

排除标准:(1)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2)手术方式不一致或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2)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比较排斥。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1天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手术采用局麻或全麻,按照预定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治疗。颅底入路组采用经蝶入路或经筛窦入路,在头部正中线上进行切口,可以采用皮瓣切开或者骨瓣切开等方法,然后通过电钻或者锯骨器等器械将骨头切开,进入颅腔,清除颅底部位的软组织和骨组织,为手术操作提供充足的视野。确定病变位置并进行切除;前额入路组采用双侧额部入路或单侧额部入路,首先通过电钻或者锯骨器等器械将额骨切开,进入颅腔,清除额部位的软组织和骨组织,为手术操作提供充足的视野,确定病变位置并进行切除;枕颈入路组采用枕骨入路或颈椎入路,切口位置在头部的后侧,从颈椎上的一侧开始,向上并稍向中线延伸,然后剥离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出颈椎和头枕部。在颈椎和枕骨之间打开硬膜外腔,并在枕骨下延伸到枕大池。然后将软膜剪开,以进一步接近脑干。确定病变位置后,利用显微镜和手术器械,小心地切除病变组织;经额颞入路组采用双侧额颞部入路或单侧额颞部入路,先进行皮肤切口,然后用电钻穿过颅骨,挖开颅骨骨窗,使颞肌松弛,以便更容易切开颅骨。然后切开颞肌和枕肌,分离骨膜,暴露出脑膜,切开脑膜,将大脑暴露出来。根据病变的位置,确定要切除的范围和方向,进行病变切除。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伤口缝合和止血处理。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的IL-8、MBP、ETS-1、NSE水平,通过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测定。

(2)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分别记录。

(3)观察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根据肿瘤切除情况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三个级别:1级切除表示肿瘤及周围黏连组织、骨组织均完美切除;2级切除表示肿瘤完整切除,但肿瘤周围黏连组织需要给予电灼处理;3级切除表示肿瘤切除后未完全清除,仍存在少量肿瘤组织。我们用(1级切除例数+2级切除例数)/总例数的百分比来计算肿瘤切除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2结果

2.1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的IL-8、MBP、ETS-1、NSE水平

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IL-8、MBP、ETS-1、NSE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接受不同手术入路患者术后IL-8、MBP、ETS-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的IL-8、MBP、ETS-1、NSE水平(x̄±s )

1.png注:与同组手术前比较,*p<0.05。

2.2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术后第1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颅底入路组较其他入路组更明显(P<0.05)。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其中前额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疼痛程度降低幅度更大(P<0.05),见表2。

表2 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x̄±s ,分)

2.png注:*表示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

本次研究中,肿瘤总切除率为89.00%,其中颅底入路与前额入路肿瘤切除率较高(P<0.05),见表3。

表3观察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n/%)

3.png3结论

脑肿瘤是指在脑部发生的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脑肿瘤手术是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方式之一,手术入路的选择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颅底入路、前额入路、枕颈入路和经额颞入路是脑肿瘤手术中常用的手术入路。IL-8、MBP、ETS-1、NSE是常用的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脑肿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疼痛是脑肿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指标之一[7]

本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后的IL-8、MBP、ETS-1、NSE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接受不同手术入路患者术后IL-8、MBP、ETS-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脑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引起IL-8、MBP、ETS-1、NSE的升高,但是不同手术入路之间,患者的 IL⁃8、MBP、ETS⁃1及NSE水平波动变化差距不大。术后第1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颅底入路组较其他入路组更明显(P<0.05)。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其中前额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疼痛程度降低幅度更大(P<0.05)。这可能是由于颅底入路需要切除部分颅底骨骼和软组织,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炎症反应强烈,所以疼痛程度相对较高。本次研究中,肿瘤总切除率为89.00%,其中颅底入路与前额入路肿瘤切除率较高(P<0.05)。可见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可缩小手术创口面积。

综上,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宾. 不同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对颅脑肿瘤的治疗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9):86-87.

[2]裴艳军.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方式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疗,2021,40(16):92-94.

[3]张宇. 分析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的临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3):226-227.

[4]石瑞成,赵志军,孙建营,等. 分析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学,2020,26(15):49-51.

[5]王刚. 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35-36.

[6]杨扬,文平.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有效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6):57-59.

[7]胡志平,郑钟,刘庭富,等. 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肿瘤切除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14(9):1472-147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