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中历史是一门基础课程,里面有各种历史故事和事迹,在历史的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历史知识的讲解,老师们总是采用一种单调、呆板的方式来讲解历史知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老师的教育效果也没有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研究性学习”模式。由此可见,在历史老师的教育活动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发挥其各自的优点,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求知欲,促进高中历史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探究性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价值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运用研究型教学方法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历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进行了优化。将研究型教学方法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此外,在探究性教学的教学模式下,历史的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次数和深度都得到了提高,这让学生可以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参加到历史的学习过程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既要强化历史知识的传授,又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运用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更深入地发展。此外,在对问题进行多个角度的分析和思考的同时,还能培养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探究性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进行健康发展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有助于把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核心素质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创造性的历史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掌握。(二)有利于使教学层次得到体现
在高中历史课上开展探究活动,有助于给学生们提供各种水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实际学习状况来挑选合适的课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扎实地把握历史知识,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三、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
老师们要对课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其中可以将时事热点、趣闻轶事、古诗词、本土资源等方面进行渗透,从而创造出一个清晰的历史情景,营造出一种具有特定的历史氛围,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从而让学生们对历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进行扩展延伸的时候,避免出现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情况,要掌握好一个度,也就是要紧密地将教育目的和主干知识结合起来,选择对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有帮助的材料,加强学生的阅读、分析、总结、归纳等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让扩展和延伸的效果更加显著。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高中历史的有关材料都是一些比较抽象和难以让人理解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们通过整理这些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利用信息技术,以图像、视频等方式呈现有关的历史资料,所以,高中的历史老师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将信息科技与其进行有效地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把难度变得简单,从而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比如,在高中历史课上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这一课,我们从“五四运动”开始,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再到两国之间的关系。北伐战争是有四条战线的而本课的主要部分则集中在“五四运动”的现实意义,共产党的诞生,以及两党的联合。难点在于“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及民族革命的失利。本单元所要讲授的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知识也较为抽象,因此,在授课时,可以通过使用信息科技详细地介绍一些重点和困难的内容,以便于同学们掌握知识。比如,可以从历史材料入手,利用信息科技装置,将与“五四运动”有关的数据材料展示出来,让同学在看的同时,查找更重要的情报,用录像来说明“五四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方式展示有关中共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以及北伐战争,使同学更好地理解以上所说的历史。将抽象的、复杂的、难以用文字描述的、时间较远、空间概念较强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制成相应的课件,使历史的真实与残酷更为直接,最大限度地拉近与久远的历史的差距,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知觉能力,持续地指导学生对历史的背景、空间信息和活动路径等进行探究,使学生对历史的记忆更为深刻,对有关的历史信息更为熟悉,使其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三)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拓展
高中历史教科书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而且课本的内容覆盖的面也很广,因此,仅凭老师自己来讲述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从而使学生的探索意识无法深入地扩展。在国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目前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改进,同时,也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引进了多媒体的教学设施。所以,在这种状况下,老师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器材,把那些难以描述或者难以描述的知识点,通过视频和图片播放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清晰地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扩大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探索能力。
比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节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放映《太平天国运动》的录像,然后老师对这些内容进行解释,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通过多媒体装置,将本节的重点和重点内容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探索这些重点和难点,并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探索意识,让学生能够将本节的重点和重点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结语:随着教育的发展,老师们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探索精神,既保留了原来的教学内容,又保留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要继续摸索,寻找一条适合于现代大学生的教学道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充实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把新时期的全面人才培育出来,使素质教育在每一个学生中真正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周文明.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J].情感读本,2020(12):40.
[2]王亚琴.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有效性新探[J].考试与评价,2019(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