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深刻领会以生为本、建构主义等理论精髓,明确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遵循科学性和目的性原则,合理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潜能。教师应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手段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历史;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同时,创设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将历史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实现其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实施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首先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模拟真实的历史场景,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亲身参与历史事件,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再觉得历史学科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趣味性和探索性,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深化理解认识,培育历史思维
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模拟的历史情境中,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结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意义。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历史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深入剖析,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三)促进情感体验,培育爱国情怀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和立场,从而增强对历史事件的共情能力。这种情感体验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同时,情境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二、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实施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重现历史情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我们提供了重现历史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距离的可能性。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那些能够触动学生感官的历史材料,如影视作品、历史图片、音乐等,生动地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跨越时代的鸿沟,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介绍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在讲述重大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感受那惊心动魄的时刻。以《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大量的历史材料,如经济危机的相关图片、视频以及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影视作品等。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首反映经济萧条时期人们心声的歌曲,将学生带入那个特殊的时代。然后,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企业破产、银行倒闭、人们失业等场景,感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历史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二)结合历史资料,构建问题情境
历史资料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具有直接性和可信度高的特点。通过运用这些资料来构建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同时,这也是培育学生史料分析能力、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形成过程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资料构建问题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美国总统胡佛、罗斯福以及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照片,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们认识他们吗?”“为什么胡佛有‘胡佛屋’这样的称号?”“面对经济危机,他们各自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你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查找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不同历史人物在经济危机中的表现和决策。通过对比和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胡佛的放任政策导致了国家经济的持续恶化,而希特勒则选择了对外发动战争的方式来摆脱经济困境,给世界带来了灾难。相比之下,罗斯福总统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展开深入探究,根据自己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发表观点,进行思维碰撞,从而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
(三)依托现实生活,构建活动场景
历史知识的实质,其实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凝练与反思,而现实又是在历史的基础上逐步演进和发展。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学生应深刻认识到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在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用以指导当下的生活。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构建生动的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从历史中吸取宝贵的教训与经验。以《百家争鸣》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联想到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一个“常州诸子百家园”的虚拟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其中,探索老子、孔子等历史人物的智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儒家和道家的核心思想,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思想解放浪潮,以及这一浪潮如何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在学生对历史有了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分布,以及社会上关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讨论。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社区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有效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积极采用情景教学法,将其贯穿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始终,帮助徐盛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感受历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何丽珍.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3).
[2]雍建义.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J].知识文库.202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