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萨仁呼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萨仁呼,.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心理学研究,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234.
摘要: 小学生由于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而过早接触到不属于这个年纪应该接触到的信息,各种信息纷乱复杂,小学生由于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但意志不够坚定而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荼毒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为了保护祖国的花朵,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班主任来说越发重要。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
DOI:10.12721/ccn.2024.157234
基金资助:

引言:在缺乏科学的指导情况下,中小学学生常常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难以及时地发现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使得心理问题长期积压,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中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具备专业心理教育技能的班主任应该及时地承担起为学生疏导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义务,并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

一、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小学生有接近两亿六千万人,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能够与学生数量匹配,而且刚毕业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并不能立马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少得工作几年以后才能被称为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都由专业人士承担是不合实际的。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负责人,不仅承担着学生的教学工作,还肩负着管理学生的责任。其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对其信任度以及与学生的接触程度,所以班主任应该承担起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路径

1. 向学生展示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班主任与他们朝夕相处,是除了父母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他们很关注班主任的言行对自己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一定要展示出最好的状态。班主任不仅是小学生的老师,还可以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越好,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就越大,那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所以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有很大的影响,在五年级的学生进入青春期之前,班主任能慢慢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2. 建立和谐健康的班集体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班集体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积极性,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班主任要通过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状态。教师可以实行班级量化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平时在班级中的表现进行评分,不管是成绩提升还是在班级做了好事都可以加分,到月底进行汇总,评出表现优异的前几名学生协助老师管理班级,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有利于增加班级凝聚力,形成和谐的班级关系。

3. 增加趣味教学模式

小学的班主任一般承担一门课的教学,这样班主任就可以根据学科的特征在课堂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要关注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因为对于小学阶段来说,知识难度不大,学生精力充沛。比如,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时,可以将中国的皮影戏、黄梅戏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在课堂上表演出来,或者组织学生去看相关的话剧表演、电影等,这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感与尊重感,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活泼的教学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心态,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教师能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4.与任课教师沟通,关注学生个人状态

在中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应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此做到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相对及时的解决。为此,教师除了与学生做好沟通工作以外,还应与班级任课教师做好沟通工作,以此强化自身与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系,做好教育资源共享工作,以此对学生个人学习与实践状态进行密切关注,从学生状态的波动及时地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症结。例如,班主任在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与班级任课教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网,从而在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这种共享的方式能够使中小学班主任从任课教师的视角更加全面地掌握近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成绩起伏波动状态,以此对学生的班级生活状态建立起更全面的关注。通过与任课教师沟通,获得的学生信息,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波动起伏的原因以及学生近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异常,并通过与任课教师的分析,快速地锁定学生状态波动的实际问题所在。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更好地辅助学生疏导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5.与学生家长沟通,构建家校共育环境

由于大部分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以及专业的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难以与校园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步,这不利于环形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建立。为了使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一方面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建立起交互式的信息共享关系,强化教师与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一方面教师还能在沟通中向学生家长传达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弥补学生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使学生家长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以此与校园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步,构建起环形心理教育体系。

结论:目前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还是以班主任为主导进行渗透式教育,而学生压力大、负担重,所以在目前工作中还是需要探寻出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比如,班主任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培训,普通教师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传授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等各种方法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罗春儿. 疫情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 教书育人,2020,(16):30.

[2]郭振强.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 教书育人,2020,(16):33-34.

[3]戴露露. 小学班主任德育的有效实施[J]. 智力,2020,(16):184-1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