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了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设性能,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很多新型材料得到推广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作为一种耐久性好、弹性高、强度高的材料在公路工程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价值,需要工作者明确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就其实际应用方法进行严格地管控。
1高性能混凝土的具体特点
满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强度高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来说,根本特性在于其施工强度高,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其可以在保证自身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工程的地基承载力。
1.2耐久性高
除上述所提到的施工强度高之外,其优于普通混凝土的特点在于耐久性高。这一特点能够大幅度降低高速公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仅可以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而且保证了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
1.3节能效果好
高性能混凝土体现了良好的绿色环保性,符合当前对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需求。在高速公路工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除可节约材料外,还能高效缩短工程所用时长。这是因为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较小,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离析现象,还可以提高砂石和水泥应用效果。
2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2.1原材料选择
其一,水泥材料。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时可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通用硅酸盐水泥》中的标准规定做好其性能的严格控制,不得使用早强水泥。硅酸盐水泥应用中通常按照<350kg/m3的范围控制表观密度,同时按照<0.6%的范围控制水泥比表面积。水泥的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得超过1.5%,按照8%以内的标准控制水泥熟料中C3A的含量。其二,骨料。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材料就是粗骨料,应当保证小碎石形状良好、质地优良,碎卵石是最为常用的此阿里哦啊,不能使用砂岩碎石。天然中粗河砂是常用的细骨料。在选用骨料时通常按照不超过31.5mm的范围控制级配骨料的最大直径,并且按照不超过2/3直径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按照不超过3/4控制钢筋的间距。如果混凝土有着较高的强度,可按<25mm的标准控制骨料粒径。按<1500kg/cm3的标准控制粗骨料的松散堆积密度。按<2%的标准控制吸水率,按<40%的标准控制空隙率。其三,拌和用水。通常自来水就可以满足行业标准规定中拌和用水的质量要求。其四,外加剂。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用途做好外加剂的合理选择,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添加量。
2.2原材料拌制
高性能混凝土属于多种原材料的混合料,对其进行配料拌制是确保其性能非常关键的工序。混凝土的配料和拌制一般都是连续进行的(高性能混凝土拌制时间≥120s),对于体积相对较大的混凝土来说,要采取施工区域集中拌制的方式,可以利用混凝土泵以及搅拌车等对其进行运输,之后将拌制完成的混凝土输送到相应施工点,最后利用混凝土布料机将混凝土输送到模板当中并振捣成型。在正式应用拌合前要根据相应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对于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进行检验,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之前要对粗细骨料含水率进行仔细测定,特别是要加强对天气变化的监控,明确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第一时间对配比进行调整。混凝土拌合物要保证颜色的一致性,避免产生离析以及泌水的问题。混凝土生产时需要定期对于拌合物的相应指标(包括: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泌水率等)进行检验,并且要预留试件以便对其力学性能、耐久性等进行试验。
2.3运输混凝土
当混凝土搅拌均匀出料后,应使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进行运输。对于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罐车不可以停止转动,避免混凝土出现因静置而不均匀结块等现象。另外,当搅拌均匀的混凝土装入罐车后,其从运输到浇筑的过程时间不能过长,应将时间控制在40min以内,从而避免混凝土塌落,这样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在入模之前的质量。因此,在选择混凝土的搅拌站时,不得与浇筑现场距离间隔过远。另外,为了使混凝土保温,运输罐车可以在装混凝土罐的外表涂保温层。当大型的混凝土运输车运送到浇筑现场时,应使用小型的混凝土进行分装,并在小型混凝土运输车的车厢内覆盖一层薄膜,以此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可以满足浇筑和振捣的要求。
2.4浇筑
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也是在实际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较为困难,并且也无法进行外加剂的后续添加。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浇筑的要求以及标准全面衡量周边的温度和坍落度等相关指标,其密实程度需要符合后续的施工要求。如果在材料施工时,周边环境较为恶劣,例如出现了风速较大和炎热的天气,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防护措施或者是调整现有的施工方案,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加强对天气情况的科学预测,再按照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完善当前的浇筑模式,避免对混凝土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连续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混凝土具备较强的坍落度,当混凝土坍落度不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差异会使得混凝土出现严重的收缩裂缝,对混凝土后续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认识,优化当前的工作模式。另外还需要注意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保证模板尺寸的大小以及刚度符合施工的标准,在浇筑之前进行全面的测量,避免对混凝土后续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后还需要保证钢筋和导管的埋设位置正确。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和搅拌工序的顺利进行,需要防止水渗入到木质模板中,这主要是由于木板和钢筋品质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如果在这些环节出现偏差,会对混凝土后续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2.5养护施工
养护施工在完成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后还要充分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处理,科学合理的养护能够进一步发挥出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在养护期间要避免通车,明确高性能混凝土水灰比小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混凝土的优势。在浇筑完高性能混凝土路面后可以用养护剂均匀地处理路面,润湿外表面,做好保湿处理,避免发生干缩裂缝。同时要关注周围环境温度,如果温度过低要注意覆盖草帘等保温材料,避免发生温度裂缝。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的施工品质要求在逐渐增加,为了避免对后续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有效认识,全面保证工程本身的施工效果,为道公路工程后续的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炜.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讨论[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213-214.
[2]武春芳.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8):171-172.
[3]张贵文.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00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