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革新研究
张宝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宝琴,.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革新研究[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430.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方法上的革新。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教育环境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化的记忆,忽视了学生自主理解和感悟的过程。根据这一现状,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教学为例,采取情境创设、互动讨论以及多媒体辅助等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诗词的学习效果。在根据以上内容出一份引言时,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并提升他们对古诗词的亲近感和热爱。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革新二年级
DOI:10.12721/ccn.2024.157430
基金资助:

引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承载着语言与文化双重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这为古诗词教学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多样的方式去感知和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教学理念,需要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的问题与挑战

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在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这些问题愈发显得突出。长期以来,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诗词的朗读和背诵,强调形式化的记忆过程。学生往往仅仅停留在对诗文内容的表面理解,缺乏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这种教学模式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力,导致许多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背诵负担”的情绪,失去了对诗词深层含义的探索动力。

传统教学中较少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的讲解往往以规范化的标准进行,忽视了学生对诗词多元解读的可能性。对于一些复杂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教师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非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情感共鸣。再者,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方法过于单一,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在教学中体验到诗词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甚至使古诗词的教学沦为机械的学习任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亟需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方法革新路径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古诗词教学的革新路径应当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新的教学方法应当侧重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情感认同与审美能力。

具体来说,教师应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互动和讨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进而激发他们对诗词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的《咏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去观察操场边栽植的柳树。通过用心观察柳树的颜色、枝条和叶子,对比诗句,诗中的柳树就顿时鲜活起来。学生能够自然理解诗句中的“碧玉”、“万条垂下绿丝绦”以及“二月春风似剪刀”等意象,从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知诗歌的意境,而非单纯的死记硬背诗句。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情感上与诗歌产生共鸣,进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感知诗词的节奏与韵律,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更是课堂中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诗词,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古诗词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记忆任务,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古诗词教学创新实践与效果分析

在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古诗词教学中,创新实践的应用逐步走向多元化、互动化和情感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和教师实践的不断调整,发现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兴趣。例如,针对二年级《望庐山瀑布》这一篇诗歌,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注重学生对诗句的背诵和单纯记忆,而忽视了诗歌意境和情感的传达。而在创新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庐山瀑布的图像或视频,配合恰当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从视觉与听觉上感知诗歌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与气氛,让学生在感知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情境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从而使学生不仅记住诗句,还能深刻理解诗歌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互动式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加深对诗意的感知。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互动的方式,将古诗词的学习从单纯的知识输入转变为个性化的认知建构。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证明,创新的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其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这种基于人教版教材的教学创新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的重视,使古诗词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充满情感、思维与实践的过程,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文化素养的目标。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到创新路径的转变。通过情境创设、互动式教学和多媒体辅助等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还能激发其情感共鸣和审美能力。基于人教版教材的教学实践证明,创新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未来的古诗词教学应继续探索更多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文化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22,38(4):45-49.

[2]刘娜.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路径探讨[J].小学教育研究,2023,41(5):32-36.

[3]张莉.基于情境创设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34(3):78-8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