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效果观察
谢元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谢元鹏,.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效果观察[J]. 心脑血管病研究,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287.
摘要:
目的:讨论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效果观察。方法:试验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入选40例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主要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心内科接受病情诊疗,将其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声检查,本次试验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准确性、心脏超声诊断效能、两种检查方式不良反应率。结果: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性为92.50%,虽然低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性为93.33%(28/30),特异性为90%(9/10),阳性预测值为96.55%(28/29),阴性预测值为81.82%(9/11)。心脏超声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0%,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诊断效能理想,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
DOI:10.12721/ccn.2023.157287
基金资助:

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属于临床高发性心脏病,是由机体冠状动脉狭窄而造成心肌细胞供氧供血不足的一种疾病,若不能及时治疗,将容易增加心力衰竭等不良并发症、残疾及病死机率。既往临床若以心电图诊断此病,但存在漏误诊机率较高,冠状动脉造影属于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金标准,却存在有创操作及造影剂副作用等问题,以致于患者接受程度较低。近年来,心脏超声检查在此病诊断中不断应用,其不仅无创,且安全,同时有近乎与诊断金标准相近的诊断结果,准确性较高。基于此,本次试验中对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40例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实施心脏超声检查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入选40例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主要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心内科接受病情诊疗,将其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患者基本信息资料:性别:男30例(75%)、女10例(25%);年龄:范围为44-87岁,均值为(59.63±7.01)岁;病程:范围为1-13年,均值为(4.28±1.19)年。

纳入标准: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有完整的超声心脏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历资料;患者及家属同意试验。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认知、沟通或意识精神障碍;超声心脏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禁忌症;对造影剂存在过敏反应;存在其他类型心脏病,如心力衰竭;特殊时期女性,如妊娠期。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声检查,详细方法如下:(1)超声检查方法:将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2.0-3.5MHz,协助患者采取做左侧卧位姿势,对其心尖四腔进行扫描,观察有无运动减弱、穿孔、室壁瘤及破裂等情况,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即可判断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并注意对异常位置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及射血分数进行计算,同时对左心室容量进行检测。(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姿势,常规铺巾消毒,而后利用利多卡因(浓度为2%)完成局部浸润麻醉操作,见效后在右桡动脉处穿刺,以碘海醇进行造影,观察冠状动脉心态,若存在流向不正常或狭窄等问题时,即可判断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1.3观察指标

本次试验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1)两种诊断方式准确性:统计左心室舒末径异常、右心室流出道异常、左心房内径异常、左心房及右心房内径异常、左心房主动脉内径异常诊断准确性。(2)心脏超声诊断效能:包括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3)两种检查方式不良反应率:统计恶心及头晕机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SPSS.23软件,%可代表为计数资料,以χ2进行组间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两种诊断方式准确性比较

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性为92.50%,虽然低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种诊断方式准确性比较[n(%)]

截图1742267796.png

2.2心脏超声诊断效能

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性为93.33%(28/30),特异性为90%(9/10),阳性预测值为96.55%(28/29),阴性预测值为81.82%(9/11),见表2。

表2心脏超声诊断效能

截图1742267811.png

2.3两种检查方式不良反应率比较

心脏超声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0%,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种检查方式不良反应率比较[n(%)]

截图1742267873.png

3. 讨论

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金标准,该项检查方式将借助于穿刺造影形式有效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收缩舒张情况,但是却存在有创操作、价格昂贵、副作用等问题,以致于患者接受程度低,因此,如何为患者选择一种可接受且诊断效果较高的检查方式十分重要。

心脏超声检查属于无创、价格低、操作简便及安全性高的一种检查方式,用于此病诊断中可借助于超声波物理性质,准确反映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可保障良好的诊断准确性。本次试验发现: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性为92.50%,虽然低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96.55%,阴性预测值为81.82%。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临床诊断工作中采取心脏超声检查方式将取得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近的诊断效能,准确性值得信赖。分析原因如下:心脏超声检查下将对患者心室室壁情况详细观察,直观显示心室血流及生理解剖情况,使之有效判定心脏损害程度,且该项检查中还可结合此病患者的心室收缩能力,来判断其有无假性室壁瘤问题,以此为此病的诊疗提供有效依据。本次试验发现:心脏超声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0%,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临床诊断工作中采取心脏超声检查并不会造成不良反应,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造影剂的使用将使得患者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以致于影响检查接受度及体验度,而心脏超声检查则可弥补这一问题,增强检查安全性,使患者放心接受检查。

综上所述,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临床诊断工作中采取心脏超声检查方式将取得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近的诊断效能,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且无不良反应,诊断价值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周会玲.心脏超声对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准确度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3):95-97.

[2]吴国强,何真.心脏彩超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2,28(18):134-136.

[3]易怀红.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03):158-160.

[4]郑赛华.心脏超声检查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诊断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技术,2020,32(06):57-59.

[5]郑林晖,李裕生,卓冠航.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心脏超声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1):10-12.

[6]张亮.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10):460-46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