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不仅是古诗词之魂,也是古诗词之情的凝结。意象教学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应从意象入手,帮助学生剖析古诗词的精髓。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找到隐藏在事物后面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悲欢离合、家国抱负、伟大夙愿[1]。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进行足够的关注,而学生的欣赏能力也没有被很好地提升。因此,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的标准,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更加注重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育,让学生可以在分析古诗词意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文学科的整体素质。
一、对古诗词中意象的整理与综合
(一)送别类
初中时代,有不少古诗词,都蕴含着“送别”的情感。早在数千年之前,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就只能依靠着“人力车马”与“行走”来出行。两个人一分开,就很难见面了。因此,在“别离”这一词中,在古代诗人中表现出了丰富的感情色彩。至于“送别”,则因地点的差异,以“杨柳”、“黄昏”、“古道”等景物为依据,抒发了对彼此的留恋与眷恋。就拿七年级下册的《己亥杂诗》(其五)来说吧,龚自珍用“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来形容自己在黄昏的时候,与好友分别时的悲伤心情[2]。
(二)思乡类
在对诗词意象进行阐释前,首先要对其所处的历史环境进行剖析,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背景中去体会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在古时候,很多人都是为了得到一个职位,又或是被放逐,所以才会长期不回家,无法与亲人团聚。在他乡,每逢家庭团圆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思乡情绪。在古诗词中,有些人以“大雁”来抒发自己的乡愁,有些人则以“天涯”、“夕阳”、“月亮”等词语来抒发自己的乡愁。例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句,用来形容一个在他乡,想家的心情。在《水调歌头》中,苏轼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抒发自己对家人的想念。
(三)忧国忧民类
忧国忧民类的诗词,大多出自于战火连绵的年代,在古时候,每几百年,国家就会出现一次战争,不管是对于国,还是对于民,都是一种莫大的灾难。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一群忧国忧民的大才子,其中以杜甫最有名。八年级课本里,编辑收集了不少与杜甫有关的诗词,其中忧国忧民的就有两首,分别是《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沉浸意境,感知意象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如何欣赏和理解古诗词,并实现对其意象的理解。诗歌的本体在于情感的表述,无论古今诗词,抒情都是诗中最为基本的一环。因此,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进入其中,感受其中的意象,比如七年级上册的《夜雨寄北》,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诗词的内容,创设一个“思念”的情景,让同学们在朗诵“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与亲人之间“聚少离多”的情景,真正地感受到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3]。
(二)反复诵读,不断探究,品味意象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反复诵读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初读、再读和细读。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代入到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构造相对比较跳跃,给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的余地。在古诗词中,意象往往非常丰富,诗人借助意象来传达思想与感情,学生唯有在反复诵读与探索中,激发自己的联想,将诗人所描写的景物,彻底地内在化,从而构成一幅比较完善的图画,真正地体会到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的《渔家傲•秋思》中,老师可以通过自由读、合作读、探究读、分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总体意义,了解古诗词的特定意象,体会作者的忧伤。也可以借助于意象的重构,让学生在不断的意象探究中,感受塞外秋景的特征,为理解作者的情感打下基础,然后在分析中,让学生去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去感受“浊酒一杯家万里”的离怀忧愁。
(三)夯实基础,小组合作,丰富意象
初中的古诗词学习,还处在内容累积的阶段,对意象的理解处于基础状态,要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学生对意象知识的掌握上,进行合作探究,从而提升初中生的诗词鉴赏和诗词分析能力。在打好根基方面,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总结性内容,把诗词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认识“月”、“水”、“风”、“酒”、“酒”、“花”等常见的诗词意象。而在进行团体协作的时候,老师要让同学们就“诗的题材”与“诗的意象”展开讨论,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例如,对于“月”这一类的意象,初中同学们可以通过与《山居秋暝》、《把酒问月》、《月夜忆舍弟》等作品的协作探究,理解“月”这一类的意象所传达出的情感。
结语
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教师应当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并有创意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扩大古诗词意象解读的资源,对古诗词意象解读的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并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为依据,对他们的古诗词理解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促使学生形成对古诗词意象诠释的思考,从而让他们的意象诠释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延碧.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意象解读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02):8-9.
[2] 顾秀娜.初中生作文化用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9.
[3]安守花.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意象解读策略[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9(07):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