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应用分析
梁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梁凯,. 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应用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21.1. DOI:10.12721/ccn.2025.157083.
摘要:
目的: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本研究中针对该病症采用急诊腹腔镜手术疗法,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至我院急诊就诊且予以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为目标人群,根据纳排标准从中选取39例入组,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为分组标准,将14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5例行急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组间比较结果示,观察组手术指标更优,住院时间更短,且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属于临床高发性急腹症,临床治疗手段侧重于手术切除病灶。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更优,表明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可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对于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 急诊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阑尾炎;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5.157083
基金资助:

在临床上阑尾炎发病率较高,表现为阑尾组织炎症样改变[1]。其致病因素较复杂,多考虑为阑尾管腔堵塞或阑尾腔被病菌感染等因素所致。阑尾炎因病程不同有急性、慢性之分,通常急性阑尾炎发病率更高,且好发于青年男性群体中。临床症状表现多为发热、有下腹疼痛等,部分患者合并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急性阑尾炎发病后若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在病情持续恶化下,会增加阑尾化脓、穿孔风险,诱发弥漫性腹膜炎,不仅增加患者疾病痛苦与治疗难度,且会增加死亡风险[3]。急性阑尾炎患者在经药物保守治疗后,虽阑尾组织炎症表现得到控制,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但病灶仍存在,且可能伴有阑尾管腔狭窄、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等问题,病情易反复,甚至发展成慢性阑尾炎,增加治疗难度。急性阑尾炎病症临床主张手术切除,一经确诊建议行急诊手术治疗。现阶段,随医疗水平提升,创伤小、操作简便的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式。鉴于此,本文纳39例急诊就诊的阑尾炎患者入组,旨在进一步明确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汇报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至我院急诊就诊且予以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为目标人群,根据纳排标准从中选取39例入组,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为分组标准,将14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5例行急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无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病历资料无缺失,相关辅助检查项目完善;(3)了解研究方式、方法后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者;(2)依从性差者;(3)病情恶性病变风险高者。对照组:14例入组对象中男9例,占比64.29%;女5例,占比35.71%。年龄>21岁,<54岁,均(37.56±2.42)岁。观察组:25例入组对象中男16例,占比64.00%;女9例,占比36.00%。年龄>21岁,<55岁,均(38.17±2.56)。上述不同组别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等指标对比中,差异具有同质性(P>0.05)。

1.2治疗方法

(1)对照组

患者阑尾炎病症临床诊断明确后,引导患者进入急诊室,患者与医护人员分别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成功完成硬膜外麻醉处理后,行常规消毒处理并铺设无菌巾,取右下腹沿皮肤平行方向做切口处理,暴露腹腔组织后用纱布隔离小肠与阑尾组织。手术流程如下:

①阑尾组织位于盲肠顶端,开腹后需找到阑尾组织,完成结扎操作后切除。

②阑尾动脉紧邻阑尾系膜,当阑尾组织炎症样改变较严重时,会累及系膜,手术操作过程中阑尾系膜意外断裂风险高,易牵扯、损伤动脉,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行阑尾组织切除前需多动脉行有效结扎处理,以防异常出血。

③阑尾根部与盲肠相连,且距离较近,为避免手术操作对盲肠组织造成损伤,需先用丝线结扎阑尾根部,在结扎线远端对阑尾组织行切除处理,用碘伏溶液对残端进行消毒处理后,埋入盲肠壁内行荷包缝合处理。

④冲洗腹腔,完成上述操作后,对患者腹腔内残存液体进行冲洗,并擦拭干净,对手术器械以及敷料进行详细清点,确认无误后,最后进行切口缝合处理。

(2)观察组

待患者阑尾炎病症临床诊断明确后,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为患者行全麻处理后,留下充足腹部空间,便于主刀医生进行阑尾切除手术。具体手术过程如下:

①让患者呈平卧体位,麻醉成功后,进行常规消毒工作,铺无菌巾。

②在患者脐上一公分部位行切开处理,插入穿刺针,建立气腹以后,插入腹腔镜器械,观察阑尾的位置以及炎症情况。

③在患者左下腹建立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主操作孔长度1公分,副操作孔长度0.5公分。

④当插入腹腔镜手术操作器械后,首先提起阑尾组织,夹闭系膜组织,进一步游离阑尾系膜至阑尾的根部,注意不要直接钳夹阑尾,这样容易使阑尾破损,结扎阑尾系膜的时候,一定要扎实,以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⑤根据术者经验不同,可以在阑尾的根部,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包埋阑尾根部。在主操作孔取出阑尾,用吸引器吸出腹腔内的渗液,观察无出血即可结束手术操作,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

显效:患者术后腹痛、发热等临床指征消失,超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示阑尾残余组织与白细胞无异常改变;有效:患者术后术后腹痛、发热等临床指征所有改善,超声检测结果示阑尾残余组织肿胀有所消退;无效:术后患者上述指标无变化甚至恶化。[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手术相关指标与住院时间

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汇总记录结果,计算平均值。

(3)并发症发生率

汇总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借助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结果,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结果,P值小于0.05为组间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如表所示,以治疗有效率为对比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组间结果示观察组有效率96.00%较对照组71.43%更高,差异显著(P<0.05)。

表1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n(%)]

截图1742277059.png

2.2手术指标

如表所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总体手术相关指标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

表2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x̄±s)

截图1742277068.png

2.3术后并发症

如表所示,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感染、腹痛、粘连性肠梗阻与肠系膜损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更少,差异显著(P<0.05)。

表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截图1742277078.png

3讨论

当人体出现胃肠蠕动功能紊乱时,会降低阑尾反射敏感性,易发生梗阻,增加细菌侵入风险,诱发炎性改变[4]。急性阑尾炎患者一经确诊需及早采取手术治疗,以免病情进展引起脓性反应或者穿孔,如此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5]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型手术方式,是在电视荧屏监控下通过三个腹壁小穿孔进行阑尾切除治疗,属于一种微创型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对患者的全身以及腹腔局部干扰相对较少[6],患者术后恢复快,切口感染率极低,住院时间短以及疤痕小等优势。

根据当前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发展情况看,急诊腹腔镜手术方式并不可完全规避手术任何风险,因此,在应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事项:第一,术前必须禁饮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第二,手术过程中,一切操作活动要格外小心、动作轻柔,以防造成大出血或者戳破肠管;第三,处理阑尾系膜时,避免采取电凝方式切断阑尾系膜,以打结方式为宜,如此,可以减少术后出血;第四,处理阑尾根部时,可以用线型切割器、生物夹或钛夹,也可以采用打结方式[7];第五,切除阑尾以后要用电啄方式,对阑尾残端进行灼烧处理;第六,做好术后护理,主要在术后6-8小时吸氧、禁饮食。术后24h可进流食,术后72h可进易消化食物。术后48h可指导患者正常下床活动[8]。但在实际治疗中腹腔镜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因此在腹腔镜手术中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如解剖变异或者解刨关系不清出血等,应该转开腹手术而不能盲目追求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优势。

在未来的医疗技术研究发展中,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腹腔镜的深入研究与完善,促使其进一步发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做到安全无危险。当前,根据大多数阑尾炎患者的症状看,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来说,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已经取得有效发展,其具体术后恢复较好、不影响机体美观等优势,尤其是针对女性患者,随术后时间延长,瘢痕会慢慢淡化甚至消失;而且腹腔镜阑尾手术后,腹部粘连发生率低,且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时间更短[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更高,手术相关指标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更少,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阑尾炎属于临床高发性急腹症,多以手术切除病灶为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腹腔镜手术疗法,结果手术相关指标更优,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手术治疗安全性更高,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对于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有积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立平,邢建华,汤代军.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8,47(2):262-264.

[2]朱峰毅,查秀芳,张国新,等.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历史,现状与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131-133.

[3]雷晟东.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130-13.

[4]Zhang R Q,Chen P F.Clinical Analysi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for Acute Appendicitis[J].Smart Healthcare,2018,4(8):145-146.

[5]郑岩.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24-25.

[6]靳喜斌.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7):106-107.

[7]Kai K,Ikeda T,Ichihara A,et al.AirSeal was Useful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During Pregnancy.2020,7(2):1-5.

[8]张朝振.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19):67-69.

[9]Zhang L D.Clinical comparison of open surgery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J].China Practical Medicine,2019,14(6):14-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