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任静 张文苑 马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任静 张文苑 马芳,.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 当代中医药,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4.
摘要: 目的:探究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74例,采取对照实验法,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而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胸闷、胸痛、气短积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SA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SAQ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更为满意。结论: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护理中,能使患者的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得以缓解,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冠心病;心血瘀阻证
DOI:10.12721/ccn.2025.157024
基金资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为冠心病,是一种缺铁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向心脏提供血液的地方,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的心脏病[1]。心血瘀阻病冠心病的中医辩证分型的一种,其出现的病因主要是因为久病体虚,思虑劳心过度,或痰湿内阻,或失血过多等,使脉不充盈,心之阳气不足以推动血液运行,则容易导致瘀血内阻、气机阻滞,而使心脉受阻出现心血瘀阻证[2]。胸痹心痛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引起的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胸闷、胸痛、呼吸不畅、心悸等是胸痹心痛病疼痛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临床症状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相似,因此本文对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讨论,具体报道如下文。

1、护理对象及方法

1.1护理对象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74例作为护理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1:16,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45.34±3.24)岁;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9:18,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44.91±3.58)岁。将患者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系统分析,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病症经过专业检查皆符合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排除

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进行沟通交流患者,所有患者对研究项目知情并同意配合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研究大力支持。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患者入院时根据患者对病症的掌握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科普以及对健康知识宣讲;保持患者病房内环境干净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对患者胸痛症状进行评估,记录生命体征,根据医嘱进行用药,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给予患者语言鼓励,疏导患者心理;制定合理的饮食规划,保证患者摄入营养丰富,促进患者康复。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1.中医护理知识科普,根据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进行相关知识科普,增加患者对中医护理模式的认知度,提升患者对中医护理方式的信任度,避免出现患者对护理内容不认可,导致出现患者抵触情绪。2.健康指导,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指导,中医十分重视生活换机及生活习惯,其认为不良作息会导致人体内阴阳失调,不利于患者恢复,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调和阴阳,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邪入侵,根据病情适当进行建卡个锻炼,培元补气,调和气血。3.穴位敷贴,取曲池穴、内关穴、膻中穴用舒心贴外敷,敷贴4-6h,1次/d。实施耳穴埋籽,针对心痛、胸痹者,取交感、心、神门等耳穴;各穴均轻轻揉搓1~2 min,并 按摩3-5次,15-30下/次,每3天取对侧相应穴位贴压1次。4.食疗护理,要求患者食用鸡肉、牛肉、山药、萝卜、薏苡仁等食物益气活血,适当食用酸味、甘味食物益心补心,根据患者饮食爱好提供药膳,同时注意营养均衡管理,遵循少食多餐原则。5.情志护理,增强与患者的沟通,对其负面情绪进行缓解,调畅情志,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使用中医五治向胜法进行患者负面情绪内容针对性疏导,通过娱乐项目减缓负面情绪,通过静坐、冥想调整心态,平稳心情。

1.3观察指标

根据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进行中医症状积分,分数越低则表示症状越轻微,分为轻(1分)中(2分)重(3分)三个分值阶段。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判定,该量表总共包含20个条目,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给患者发放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评判标准为,非常满意5星,满意4星,不满意3星及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据表1数据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胸痛、胸闷、气短的积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x̄±s)

image.png

2.2两组护理前后SAQ评分

据表2数据显示,护理前两组SAQ评分差异明显,护理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Q评分(x̄±s)

image.png

2.3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据表3数据显示,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更为满意,满意度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image.png

3、讨论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主要是因为心脉受阻,血液运行不畅所引起,临床上主要以胸闷,憋气,胸痛,唇舌紫暗为主要的表现,多见于胸闷,胸痛,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3]。心血瘀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心痛憋闷,痛引肩背,并可以寻到手少阴心经向左上肢放射以及口、唇、指甲青紫,舌质暗红或者有淤点,瘀斑,脉涩或者是结代,常常会出现青淤,痰寒这种表现。心血瘀阻证的治疗主要是以活血化瘀,温通心阳为主要的方法,而缓解时应当以温通心阳、疏通心脉为主要的治疗策略,冠心病中心血瘀阻证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医辨证的现象,这种心血瘀阻证治疗是非常重要,常因引发心肌梗而发生死亡。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4]。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互相协调,互相有作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中医护理方案是基于具体疾病中医理论,为患者提供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在疾病护理上中医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功能锻炼。根据本次研究中使用中医护理方案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饮食调养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合理的饮食调养能够通过食物的特性来补充人体内的气血亏空,患者同样能从食物中摄入营养保证身体机能正常。情绪与该病证有较为强烈的联系,情绪异常会加重患者胸痛、心悸的症状,因此情志护理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五志相胜等中医情志护理方法调节患者情绪,消除其恐慌,紧张的心理状态,避免对影响患者治疗进程[5]。中医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将器具饮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情志护理系统、规范的辩证施护于心血瘀阻证患者中,实现对患者身心调节[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的疼痛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医护理方案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避免持续疼痛而导致心情烦躁,气血上涌,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过程及护理质量极为满意,促进医患和谐关系。

综上所述,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效果良好,能减轻患者疼痛不适症状,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在临床推广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晓青,史银花,钱文贤.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74-75.

[2] 李意霞,李翠碧,包秀珍,等.中医护理方案在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106-109.

[3] 刘文凭.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7):127+129.

[4] 陈芳杰.中医护理在胸痹心痛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7):74+73.

[5] 林飞雪.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

[6] 雷艳容,罗静华.胸痹心痛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02):89-9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