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翻转课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另一方面,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而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翻转作业则显示出更多的优越性。
因为根据乔纳森·伯格曼关于翻转课堂的观点,在翻转课堂中,需要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较低层次的活动比如记忆和理解层面的活动设计为作业,而学生能够在课上有教师在场的前提下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更高阶的思维能力训练的项目。另外需要将课堂上要学习的偏记忆性和理解性的知识制作成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成品,发布给学生自主学习。
另外,我们发现教材中选入教读的8首词中,豪放词比婉约词更多,九下第三单元第12课正好可作为一个契机,带学生系统地学习豪放词。
综上,本文将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九下第三单元第12课《词四首》为例,探讨古诗词教学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翻转作业的设计路径。
二.翻转作业之微视频脚本设计流程
根据新版《课标》及《纲要》,单元导语和单篇选文的分析,本课学习目标定为:
了解词的文体知识,体会词的美感;了解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词作;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于上述目标,微视频脚本设计流程如下:
(一)确定微视频的的拍摄主题:诵壮词,寻词眼,知身世,悟豪情
《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和思念家乡却又渴望建功的矛盾。《江城子·密州出猎》围绕“狂”字,表达了愿为朝廷效力、希望得到重新启用、抗敌爱国的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围绕“壮”字,表现了杀敌报国的伟大抱负与壮志难酬的悲怆。《满江红》围绕“苦”字,写出了对作为女子却受礼教束缚、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表现了反对封建压迫的进步思想。
教材明确提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选择与坚守”。而第12课紧扣主题,四位词人彰显了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正确坚守与人生抉择,词作都抒发了作者心中的家国情怀,且都是豪放词,因此,本课很适合做整体规划设计。
(二)列出微视频大纲
1.第一课时的翻转作业微视频大纲:诵壮词,寻词眼
在微视频中,可先介绍词的起源、发展、种类、流派及词在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举例说明,让学生体会词在节奏、韵律、意境方面的美感;接着介绍本课四位作者,有感情地诵读这四首词,展示词作大意,让学生把握词作内涵。另外,在介绍词的发展史、种类和流派类别时,温故知新,总结学过的词作分别对应哪些类别。教师在诵读词作时,也可浅谈词和诗在形式、音韵上有何不同。
教师在微视频中,可引导学生分析词眼。这四首词都可以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所描绘的写景特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以《渔家傲·秋思》为例,分析写景的上片和抒情的下片的内容,分析词眼,展现分析词眼的方法和过程。
2.第二课时的翻转作业微视频大纲:知身世,悟豪情
在微视频中,可将四首词的背景资料,用第一人称演绎,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告白,代替词人现身说法阐释创作过程。学生也可搜集资料,扮演词人,模仿老师的方式进行深情演绎,并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课后在线学习网站,例如云班课网。翻转作业的微视频除了要向学生推介学习资料以外,也应当比传统作业有更好的互动性。因此,在这一课时的微视频中,可设计一些问题,围绕词作的风格、写法,引导学生“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体悟词人豪情。
(三)其他注意事项
第一,确定微视频的展示形式。通常有解说类、短剧类等。
第二,选定适合微视频主体的背景音乐和音效。一般可以选择古风音乐,音效一般选用常规的就好,不必使用复杂多元的音效。
三.翻转作业之预学单问题设计
(一)第一课时:诵壮词,寻词眼
1. 请观看微视频,分析本课四首词的词类和词派,完成以下表格。
2. 请观看微视频,完成此选做作业,二选一即可。
1) 改写型作业:请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在遵循原作内容的基础上,将词作改写成故事。
2) 分析词作上下阕的内容,完成表格。
(二)第二课时:知身世,悟豪情
1. 四首词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异同?请完成以下表格。
2.结合微视频分析以下问题,四选一即可。
1) 结合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简要分析范仲淹的忧乐情怀。
2) 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评价苏轼:“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简要分析。
3) 郭沫若曾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了对联,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上联写出了辛弃疾的艺术成就,下联写出了他的政治理想。请简要分析。
4) 秋瑾传记电影《生死时刻》为我们呈现了鉴湖女侠的英姿,她身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心,一腔热血,满腹豪情,请简要分析秋瑾的英雄形象。
四.配合翻转作业的翻转课堂项目实践小结
翻转课堂更多的是涉及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等层面的项目,而翻转作业中的微视频学习和预学单都是为高效课堂与深度学习做的准备。学生能高效完成为微视频的学习与预学单的练习,课上就会拥有更多时间可用以下综合性、互动性、激励性更强的项目:
第一课时,在分享中激励。小组讨论各首词的词眼,并分享小组学习成果,分析时可引导学生由词眼的学习过渡到写景、叙事、抒情的分析。在实际教学中,伺机鼓励。
第二课时,在诵读中说美。赏析语言美,要求同桌合作,先诵读诗句,然后再作具体语句的分析,比如就用典、互文、隐喻、夸张等修辞作具体分析,还可有情景融合、多感官描写的分析。还可利用学校语文月活动主题、校广播站古诗词诵读栏目等活动,安排写作活动。
在翻转作业的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是,要定时提醒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记录疑问,以便教师在新课新授中,可有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如果观看视频后有学习疑问,学生也可选择及时班群寻求答疑。因为新课新授时,会跳过基础知识不作系统讲解,如果学生不能完成翻转作业中的微视频学习和预学单,就无法反馈自己的问题,教师的高效课堂和学生的深度学习也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徐福荫,王志军编.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1[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爱丽著.基础教育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朱永新著.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4]阿尔菲·科恩. 家庭教育作业之谜2017[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5]乔纳森·伯格曼.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2018[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