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华的传统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一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烙印。我国近些年大力发展文化工业,使古代诗词的传播更加深入。新一轮课程的实施,使高中的语文教育改革步伐从未停歇,高中的古诗教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这一点毋庸置疑。高中语文老师要紧跟新课改,要努力探索古诗教学法,指导学生独立地去学,剖析古人的诗词,领略古人的独到见解,努力体验古人的文化内涵,以求古为今用,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语文诗词鉴赏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一
诗词欣赏与传统的语言阅读有很大的差异,其表现形态和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的学习中,应注重运用适当的方法,以促进其诗词欣赏能力。在以往的高中语文诗词欣赏课当中,有的老师常常采取“填鸭式”的方式,而实际的做法则是老师与同学共同进行诗词的翻译与解读,结果却是收效甚微。这样的做法,彻底地破坏了诗词欣赏的特性,大大妨碍了人们学习诗词审美的能力,同时也妨碍了诗词欣赏的实际功能。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诗词欣赏的兴趣得不到提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心态,也影响了他们的教学品质,影响了他们的整体发展。
(二)教学与实际相脱离
通过将教育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相结合,使他们能够从自身的观点来认识和了解所学的知识,这是老师在对待各种教学内容时应采取的一种恰当的方式。高中语文老师要注意学生对经典诗词的主体性情感,要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地指导他们去体验其中的意境和作者的心态,这是学习经典诗词的最好方法。但在目前的高中语文和诗词欣赏课程当中,有些老师会忽视这一环节,甚至会敷衍了事。如此一来,诗词欣赏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这与一些教师注重分数和功利的心态有一定关系。
二、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一)重视学生对诗词意境美的感受
在诗词欣赏的时候,要想获得最佳的欣赏,首先要掌握好诗词的意境,这就是诗词欣赏与一般语文的不同之处,也是理解和继承中国文艺的一个关键环节。经典的诗词,虽然是一首很好的诗词,但每一句都蕴含着不同的意思,有的优美,有的磅礴大气,有的则是一片祥和。这种“意蕴”源于真实的生活,又是“真实人生”的一种升华,成为一种“艺术意象”。在学习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体会到其中的意境。
这种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例如通过创造意境的方法,让孩子们体会到古诗中的美,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同时,联想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中的意境美感的感知。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老师要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历史,而诗词的内涵也是如此。通过对诗词的感悟,使其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来全面理解诗词的内涵,从而理解周郎的壮举及其最终目的。面对这样一位风流人物,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感触,也会让他联想到三国时代的一代传奇。在教学实践上,高中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宏大的背景进行联想。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的文化传统,在这个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涌现了无数的伟人,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是,岁月的变迁,让那些曾经的传奇,都化为了尘埃,成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想到这样的事情,他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复杂起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的氛围很是壮观,老师们不能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诗词的韵味。对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个句子,老师要着重强调一下,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壮志难酬的无力感,进而加深对诗词的认识。
(二)强调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诵读和品味
学习经典诗词,不仅要把握其中的字、词的意境,更要把握其品味,更要重视经典的朗诵。我们不应该只是将其局限于对文字的分析与研究,而是要从根本上发掘出其独特的韵味。在以前的高中语文和诗词的教学当中,老师们更注重的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将教学重心集中于提高学员的技能,而不愿花费大量的精力阅读经典诗词。然而,朗诵诗词却很有深意,对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品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传统的诗词欣赏课上,老师经常会让你记住那些经典的诗句,并且记住它的真正含义,而不是让你去念那些经典的诗词。对诗词韵律和节奏的理解不够,如此一来,他们的教学效率就会降低,对诗词欣赏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鉴赏思路的拓展
在当今社会,由于技术的发展,高中的语文教育方式发生了变化,许多现代的资讯技术也被引入了课堂。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充实他们的基本语文。而现代资讯科技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诗词欣赏课之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困难,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从而完成对诗词的欣赏。在诗词欣赏中,由于受到实际情况的制约,在传统的诗词欣赏中难以实现。但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恰好可以填补这一不足,从而使诗词欣赏更加具体、形象、生动,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老师在研读《蜀道难》的时候,把所发现的一些特定的画面,包括枯松、古树、飞鸟等。此外,也可以用照片显示出陡峭的木架。在充分利用课余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制作录像、录音,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诗词,从而提升他们的诗词欣赏能力。
结语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诗词欣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环节,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不断地提升诗词欣赏的能力和水准,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裕民.在古诗文学习中感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J].语文教学通讯,2015(16).
[2]杨秀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探析[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4).
[3]邵文静.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课后习题探究[D].河南大学,2017.
[4]张园园.近十年来辽宁高考古代诗词阅读试题研究及教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8.
[5]王强.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问题及对策刍论[J].成才之路,2017(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