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的现状,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并对其进行恰当的指导。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传统学科,近几年来,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国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探讨,通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体化校企合作,锤炼基本功,提高培养成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一、三全育人的含义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改革教学内容,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三全育人的教育含义,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整体格局得到有效的体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系统,保证了培养目标。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进程中,这些政策对高职教育理念与机制的完善起到了支撑作用,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时代,把整体教育观念运用到高职院校,其实质就是要把校园资源与发展因素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基于整体教育的教学系统,使之能够持续地发挥其创新作用,推动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现代化,为高职院校的一体化教育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中小学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由于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对小学语文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1]。当前,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仍然采用着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及时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模糊的文化指导下进行学习,导致小学语文专业人才缺乏足够的语言功底,从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师资队伍薄弱
高职院校小学语文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缺少专业素养的现象,虽然高职教师对语文有所了解,但却没有深入地了解语文的含义。高职要想造就一支一流的小学语文专业人才队伍,首先就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小学语文专业教学队伍,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小学语文专业教学,加大对本校师资的培养力度,鼓励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师参加相应的科研项目,并积极开展有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培养高质量的小学语文专业人才的基础。高职院校在招聘小学语文专业教师时,一定要秉持严谨的原则,注重应聘人员的资历。高校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小学语文专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适时地给予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的小学语文人才。
三、以三全育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保证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经历疫情过后,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深刻地冲击着整个教育界的变革和发展。钉钉、腾讯会议等线上学习平台,已成为小学父母的第一选择。网络教育服务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教学方法,吸引着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高度关注[2]。所以,因而,在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中,培养主要岗位类别应该是小学教师,而其核心岗位群则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及管理人员、在线学习服务师。因此,对小学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的目标也应特别清楚,是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要有扎实的语文鉴赏能力,要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要能够熟练地掌握住教学与教育的核心,要使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总之其目的在于培养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通过与当地政府和小学之间的合作,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此外,还可以设立一项准也的职业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邀请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小学校长以及其他人士组成的职业发展委员会。是小学语文专业学生与相关的教育人员及科研人员一起,共同开发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担任助教,以课题研究为主,引导小学语文专业学生注重探索“教—学—用”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教学方式,以培养小学语文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构建以“以文化为先”的教育文化系统、创建实习基地等措施。比如,职前《国学精粹》这门课,可以与实习基地的研究项目相结合,进行民族文学经典阅读的学习,并在职后与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课程以及传统国学经典读物指导相匹配。
(三)锤炼基本功,提高培养成效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的教学水平高低,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专业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对小学语文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弄清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让小学语文专业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较高的人文素养、较高的教育技术水平以及较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3]。因此,经过培养,高职院校要使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六大基本功”:1.书写标准的汉字;2.流利的普通话;3.写作水平高,4.诗词歌赋样样精通;5.对儿童文学作品有一定掌握;6.懂得如何设计一个精彩的课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高职院校可以制订出六个基本要求,即:1.书写能力达标;2.阅读能力达标;.写作能力达标。4.文字功底达标;5.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达标;6.教学设计达标。努力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素质,提升其小学语文教育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就无法开展高职教育与培养。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营造出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氛围。利用暑期、寒假的时间,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准备课程,学习教育理论,建构高层次的教学范例,提升教学技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为本校教师培养项目提供专业人士指导,从而打造“黄金课堂”。在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对行业发展的把握,并在校园内建立“双元制”教学中心,使校内与校外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设立硕士学位项目,并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结语
简而言之,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小学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并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从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的观点出发,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应基于三全育人视野下,把高职教师、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连接起来,把重点放在高质量小学语文专业人才培养上,构建人才培养的评估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达到教与学互相促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推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出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梅.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思路研究[J].汉字文化,2021,(08):44-45
[2]万平.基于“标准”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2):35-40.
[3]何玉玲.沉浸式教学视角下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路径刍探[J].成才之路,2023,(21):21-24.
作者简介:
何志新(出生年-1985.0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内蒙古,职称讲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