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下,“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方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初中语文教材采用单元教学,每个单元具有相同的特点,例如:格式一致,主题一致,写作方法相似。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先从关键知识开始,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然后详细地解释一些章节,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理解,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其他章节,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开展目的
以语文为基础来进行单元的教育,老师可以从某个单元里挑选出一些重要的课文来详细地解释,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按照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独立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目前,大多数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都是以单元为单元的,每一个单元包含着不同的文章主题。要想进行单元教学,就必须让学生先学会每一节课文,然后才能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含义,掌握最好的学习方式,探究这些学习的规则,同时还要依据所掌握的方法、知识和经验等来学习本单元的其他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把自己的单元学习任务和教学目的都弄清楚,归纳、总结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那些重复的知识,引导他们去创造,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在根据中学语文教科书进行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任务设计和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教师是“核心”,对此,大多数老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将其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之中。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把单元教学看成同一的思想内容、主题内容,导致了学生学习过程枯燥、枯燥、呆板,没有充分考虑到单元文本的独立,造成了“用呆板的方法来解释全部的文章”,忽略了文本内部的联系。所以,教师要扮演好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把自己的备课工作做好,把教学目标、任务和实施途径都弄清楚,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做到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平衡。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策略
(一)单元导读:确定主题,掌握整体
在部编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里,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题目,课文的内容和本单元的题目是一致的,所以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是和这个题目有关的。在进行单元教育之前,老师要引导他们从多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单元的话题,并给出这个单元的学习目的。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对这个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对这个单元的重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独立地进行每一节的学习,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来阐明每个单元的要点。
例如,这一单元以“亲情”为话题,由《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四个现代散文组成,从多个方面描写了感人而又真诚的家庭生活。首先,老师要引导同学们按照本单元的话题引导他们做好单元导读,然后从他们的家庭生活开始,让他们去看这个单元的导读,并把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呈现出来。针对本单元课文的特征,为同学列举了如下三个学习要点:仔细品味细节描写,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学习文章的写法。
其次,考察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准备工作,例如: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生活背景有没有完全地把握?你有没有学到新词语?每个组都要派一个人来介绍自己的预习结果,让各个小组互相交流,让他们自己提问,然后在课堂上检验他们对生字的理解程度。
第三,引导学生在读顺、读懂、读通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关键内容、作者表达的感情、文章的整体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并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注释,在“文章主旨、核心内容、作者情感、文章结构”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注释。在学生做好注释之后,要让他们自己去呈现注释的结果。以《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注释为例子:1。文章的主题是对妈妈的思念和对自己年轻时不成熟的后悔,表现出一种巨大的母性力量;2. 书中的关键字是:中风之后,作家的性格变得非常的暴躁,而她的妈妈也不得不承受着作家的怒火。
最终,对每个文本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句子进行提取,通过对它们的有效结合,重复地阅读,使他们能够切实地领会到这些优美的语句的含义,展示这些优美的语句的韵味,并让他们在分组之间进行欣赏和剖析。
(二)综合型的细读:细读中的例子,掌握知识的途径
从语文教科书的视角来看,以单个文本为基本单元,而每一个单元都是独立的文本。然而,由于课时有限,存在主次不分现象,不能将重点体现出来,因此,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多个单篇文本,因此,老师不能对每篇文章进行详细的阐述。所以,在每一课中,要选取几个典型的课文进行典型的阅读,使其在阅读过程中达到对某一类型的课文的熟练运用。在选取教学样本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前阶段的学生的知识层次、整体能力和学习要求。其次,要从整体上把握单个文本在全文本中的位置与作用,并依据本单元培养的目的,选出值得研究的文本。
(三)设置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方案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索与综合学习的训练。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老师常常根据一个统一的教学评价准则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却忽视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的差异,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评价计划,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帮助,使教学评价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进全体同学在教学评价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进而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就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沁园春·雪》教学来说吧。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水平,把他们分为基础组和拔高组。在教学评价内容的设置方面,基础组的同学可以着重于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着重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而拔高组的同学们,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对文章后面的历史脉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对论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
结语:
总之,全面发展是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单元教学中,注重的是举一反三,更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创造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中学语文单元教学,就要求老师们要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会运用新的教育技巧,创建富有“新意”的课堂,并将其与现实的教育相联系,从而使其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林英.单元统整:小学语文预测策略教学新路径:以统编教材三上第四单元“预测策略”单元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3(5):12-15.
[2]章林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文言文单元教学: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下第六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3(2):47-50.
[3]黄超群.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3(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