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核心素养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旨在依托于化学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以及关键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和终身学习的基石。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探讨并实施切合时代要求的教学策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基于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化学,作为一门探究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事物本质的学科,要求学生除了能够观察和分析宏观现象之外,还必须基于微观视角掌握物质的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提出,旨在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微观视角识别并理解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原理。这种能力的培养,便于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科学特性的认识。而核心素养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则强调通过观察化学现象,利用模型进行推理,并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可再现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实验安全教育培训
实验安全教育培训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着手。理论层面上,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定期向学生讲授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常见的化学品危险性、正确的操作方法、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等。这些知识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授,还应通过分发安全手册、观看安全教育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多渠道接触和学习。在实践层面,实验安全教育应通过实验操作演练来加强。在每次实验开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安全检查,包括实验器材的完好性、化学品的正确标识和存储等。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紧急情况演练,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在发生危险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如急救措施、疏散路线、使用消防设施等。为保证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测试和评估是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能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程度。另外,创建学生安全委员会,让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还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监督和帮助。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参加专业的实验安全培训也同样重要。这不仅可以更新学生的安全知识,还能提升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安全与效果,因此加强教师安全培训是实现高质量化学教学的关键一环。
(二)设计具有价值的问题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态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应该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问题的设置则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形成的有效手段。基于此,设计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其深入思考,以此来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并在质疑、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学会如何使用知识,以此来夯实学生核心素养。
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该内容,并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则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如,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几种电解质溶解度的教学,教师可以设置“难溶物是否完全不能溶解?”这一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他们从实际案例出发,结合电解质溶解度的资料卡片,深入探讨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概念。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通过播放物质反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难溶物溶解的过程,进一步讨论溶解过程受到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等。这种形象的感知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直观的化学认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实践探究意识。问题的适时提出和实验现象的呈现,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情况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变化,检验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以此来锻炼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理论无法脱离实践而独立存在,而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高中化学教育需要确保学生不仅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为实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者可以采纳以下策略:借助情境化教学,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真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例如,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像食物的烹饪、锈蚀等,使学生看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分析化学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验操作中,深化对化学原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关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探究任务,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和优化实验方案,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此外,学校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工业和研究机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方式。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和体验化学在工业和研究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的理论和实际价值。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化肥厂或制药企业,让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技术应用。
三、结语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不仅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视角,更为教师和学生打开一扇探索化学科学魅力的大门。教师应逐步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渗透,通过强化实验安全教育培训、设计具有价值的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深入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泽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析[J].高考,2024,(13):35-37.
[2]齐新红.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1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