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不断深入,中西药合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联合用药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但在临床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中西药合用现象。因为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西药也有配伍禁忌表,而在中西药合用中应更加注意配伍问题。配伍得当能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若配伍不当则会降低疗效,甚至引起毒性反应。中西药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应引起临床医师及药师的高度注意。
1.中西药不合理配伍的常见的几种原因
1.1中西药合用后药效降低
1.1.1含大量鞣质的中药,不宜与口服抗生素合用
因鞣质能与生物碱盐类、苷类、蛋白质等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不被胃肠道吸收,阻碍抗生素发生疗效。如朱砂对酶蛋白质的巯基有特殊的亲合力,不仅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其疗效,还能干扰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易在肝肾中蓄积。[1]此外鞣质可与维生素B1永久结合后从体内排出,从而使双方都失去疗效。
1.1.2碱性较强的中药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西药合用
1.1.3含活性成分的中成药不宜与抗生素合用
因为这些中药或中成药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及酵母菌,而抗生素可抑制微生物并可使酶活性下降。二者合用严重影响疗效。如保和丸等。
1.1.4饮片石膏、瓦楞子、寒水石、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等,不宜与四环素类药物合用,因为这些中药都含有硫酸钙,四环素类药物与钙离子结合后,可形成难以吸收的络和物,从而失去或大大减弱抗菌效果。[2]
1.1.5含有麻黄碱的成药不能与降压药合用
因为麻黄碱能收缩动脉血管而升高血压,可与降压药发生拮抗,影响降压药的疗效,甚至会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如防风通圣丸不宜与降压药同服。[3]
1.1.6中药甘草及以甘草为主药的成药不能与降糖药合用
因为甘草除含甘草甜素甘草苷外,还含有糖皮质激素,后者具升血糖作用。甘草与降糖药合用,药理上产生拮抗作用。另外,糖尿病患者在服二甲双胍时应忌服人参、鹿茸等补药。因为这些中药所含有效成分能促使糖异生,减少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4]
1.1.7中药人参、黄芩、龙胆草、远志等,不宜与西药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等合用。因为同服后中药的有效成分被分解,从而降低疗效。
1.1.8含有机酸的中成药不宜与红霉素合用。因为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大大减弱,在强酸性中其化学结构可遭破坏。如乌梅、山楂、五味子、蒲公英、山萸肉,成药有生脉胶囊。
1.2中西药合用后产生毒副作用
1.2.1六神丸、麝香保心丸,不能与西药普罗帕酮等同服,因为它们合用可使心跳骤停而出现危险。
1.2.2中药含有桃仁、杏仁、白果仁等的不能与西药地西泮等催眠镇静药合用,因为它们合用会抑制呼吸中枢,损害肝功能。
1.2.3中药鹿茸、甘草及其制剂,不宜与西药阿司匹林同用。因为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上述中药含有类皮质激素,能促进胃液分泌,两类药同用可加重对胃黏膜的有害刺激。[5]
1.2.4含有机酸的中成药不宜与西药磺胺类药物长期同服。因为磺胺在酸化的尿液中易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疼痛、尿闭等不良反应。
1.3中西药合用后增加毒副作用
1.3.1发汗解表的中药如麻黄、桂枝等及其制剂,如感冒清热颗粒等不宜与解热镇痛西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合用。若合用,会使病人伤津耗气、大汗不止,甚至虚脱。
1.3.2将中西药物同类品种重复合用,使用剂量加大,从而增加毒副作用。如将中成药维C银翘片与西药百服宁合用,因为维C银翘片与西药百服宁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1.3.3中药珍珠母、龙骨、石膏等,不宜与西药的强心苷类药同用。因上述中药含有大量钙离子,对心脏的作用类似强心苷类药物,如合用,毒副作用会增强,可导致心率失常和传导阻滞。
1.3.4速效救心丸不能与地高辛合用,因二者同用后易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
1.3.5中药川乌、草乌、附子、苦参、黄连等都含有生物碱,中成药复方小活络丹、香莲丸、川贝枇杷露等主含生物碱。若见以上中药与西药阿托品、氨茶碱、咖啡因等合用,可增加毒性,导致药物中毒。[6]值得注意的是,饮片川贝(主含贝母碱)与氨茶碱同服在临床用药中较为常见,极易造成药物中毒。
2.我院现有中成药与西药不宜配伍使用的品种如下:
我院共有中成药297种,西药口服制剂700余种,其中属于不合理配伍的有如下情况:
结论:
中西药联合使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目前对中西药之间的配伍问题,无论从理论性、药效学或临床角度,都尚待深入研究。[7]只有了解组方中各种药物化学成分的性质及药理作用,才能进行最合理的配伍,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达到提高疗效,安全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爱华 商敏凤.朱砂的毒性研究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249.
[2] 李建军 徐春生.中西药物配伍的利与弊[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4):364-365.
[3]张冬青 王洪建.浅谈几种中西药的药理性配伍禁忌[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6):9.
[4] 张学军.中西药配伍中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408.
[5] 窦秋莲.中西药联合应用药物不良反应.中医药学报,2002,30(4):11.
[6] 程兆盛、王坤根等 现代中成药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1):17-20
[7]张伯礼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中国古籍出版社,2011:20
作者简介:孙明娟(1986-),女,汉族,北京人,大学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是临床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