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一直以来都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已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最优化、最大化,就必须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的显著变化就是课文总篇目有所减少,但是课文中古诗词的比重增大了,这样的变化让中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多接触古典诗词,有助于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对教师来说,不能只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诵读和默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断地领悟和运用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中国优秀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传递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它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和精神养料是任何文学作品都无法替代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古典诗词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深入理解内涵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是一个深入而富有内涵的过程,它涉及到对古诗词中意象、意境和情感三个层面的理解与分析。
首先,意象是古诗词意境教学的基础。意象是诗人通过具体的物象或景象来表达情感、思想或哲理的艺术手法。在古诗词中,意象的运用极为丰富,如“明月”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杨柳”则寓意离别的不舍。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并识别这些意象,通过解读意象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其次,意境是古诗词教学的核心。意境是诗人在作品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情感空间。它是由意象的组合与排列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象征性。在古诗词中,意境的营造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物活动的叙述以及对时空背景的渲染等手段来实现。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将意象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意境画面,进而深入理解古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情感是古诗词教学的灵魂。古诗词中的情感是诗人通过意象和意境所表达出来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情感。这些情感往往深沉而真挚,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情感内涵,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其独特的情感世界。通过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古诗词的精髓和价值。
(二)复现诗歌情境
复现诗歌情境,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领略古诗词的韵味,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古典诗词往往寓情于景,每一首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蕴含着诗人的深情厚意。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这些诗词的情境,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声音或绘画等媒介,将诗歌中的画面和情感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声音,尤其是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来演绎古诗词,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王崧舟老师在讲授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便巧妙地运用了纯音乐《怆》作为配乐。这首音乐以箫和古筝为主奏乐器,旋律深沉而悲凉,与词中表达的思乡之情相得益彰。在音乐的烘托下,王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这首词,使得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雪肆虐、远离故园的夜晚,与诗人一同感受着那份深深的思乡之情。除了声音,绘画也是复现诗歌情境的有效手段。苏轼曾赞誉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恰恰说明了诗与画的紧密关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画或多媒体来复现诗歌中的画面,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一幅表现乡村景色的图画,或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绘诗歌中的画面。通过诗画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中的意境,还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三)联系生活实际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关键阶段,他们既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又承受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应对考试上,对古诗词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首都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然而,由于高中生生活阅历有限,加上高考的压力,他们往往难以领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深意。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开始采用“无中生有”的方式,凭空想象古诗词中的意境,或是死记硬背模板套话,而没有真正融合自己的体验去深入感知诗歌的意境。其实,高中生学习古诗词,尤其是想要深入理解诗词内蕴、领会诗词意境,是不能脱离生活和自然的。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和场景都来源于生活,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艺术化再现。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通过描绘“惊鹊”“蝉鸣”“稻花”“蛙声”等乡村常见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丰收之夜的幸福静谧。如果学生们有过乡村夏夜的生活经历,能够细致地观察过这些自然景象,那么他们在阅读这首词时,就能更容易地感受到苏轼笔下乡村夏夜之景的清新可爱、恬淡清幽。因此,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亲近自然,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和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同时,学生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积累生活阅历,以便在学习古诗词时能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深意。
三、结语
学生作为民族的未来,生于华夏,长于中国,自当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只有走近了古诗词,才能真正走进了语文,因此语文教师要更重视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合理开展高中古诗词的意境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帮助高中生切实领略到古诗词的意境美,感受诗词意境中流动的生命意识与人格之美,构筑诗意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友伟.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0):41-42.
[2]汪四喜.如何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J].作文,2021,(2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