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遗产,其内含的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对我们的文化历史和民族传统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地位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如何引导学生从认知到喜爱,深入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却是十分困难的挑战。因此,需要我们开展深入研究和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尊重并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是引导学生喜欢古典诗词的基础;同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趣味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充分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本研究希望通过探索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喜爱古诗词。同时,本研究还将通过实地教学、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为初中古诗词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现状和问题
1.1 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古代诗词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和审美情趣,是培养学生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对美的感觉和鉴赏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
1.2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态度及存在问题
目前初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态度普遍存在问题。许多学生对古典诗词缺乏兴趣,对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美感难以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2]。由于课程内容繁杂,古典诗词教学时间过少,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接触,导致学生对古典诗词的了解程度有限。一些学生认为古典诗词与现实生活脱节,无法体现当代价值观念和审美需求,对其不感兴趣。
1.3 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的原因分析
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古典诗词语言繁复,词句含义需要深入理解,需要付出较大的阅读和思考努力。这与现代学生追求快速获取信息和娱乐化的阅读习惯相冲突。古典诗词中常使用复句结构和古文体制,学生对于古文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的掌握不够,导致理解上的困难。古典诗词与当下社会背景差异较大,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隔甚远,学生往往难以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入。
2、引导学生喜欢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
2.1 满足并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
古典诗词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并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选择适合的古典诗词作品[3]。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和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争取让学生参与到古典诗词的选择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影视资源等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渠道来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例如,可以使用音频、视频等资源来演绎古典诗词,让学生通过听、看、感受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2.2 创设有利于诗词学习的环境
诗词学习的环境并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精神层面也会直接影响学生们对古典诗词学习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
在物理环境的营造上,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案例,设立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课堂环境,例如制作一些与古典诗词相关的装饰物,如对联,古风壁画,古诗词鉴赏图,等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学习古诗词,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以直观的物质形象来引导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
精神层面的环境营造也十分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课堂气氛的营造等方面。教师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诗词学习中。课堂气氛的营造上,则应以轻松活泼为主,可以通过一些写作游戏,情境模拟等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消化[4]。
总的来说,有利于诗词学习的环境不仅是实体环境的创造,更体现在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有效的环境营造是吸引学生走进古典诗词世界的重要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3 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古典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氛围。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通过图画、故事、音乐等手段将诗词中的情景呈现给学生[5]。通过直观的方式感受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的内涵。
教师可以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教师可以通过诗词中的意象、音乐和韵律等元素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情感认知和欣赏水平。
3、教学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价
3.1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实施
在实证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问卷调查和访谈是两种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相较于其他数据收集方式,这两种方法能够获取大量实时、有效的反馈信息,易于分析处理,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之中。
在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初中生对古典诗词教学态度、接受程度以及喜欢程度的探讨。问卷设计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的收集,对古典诗词学习的态度和感受的评价,以及对教学策略实施效果的反馈。这样设计的问卷,旨在从多层面深入剖析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现状和态度,为评价教学策略效果提供参考。
具体实施方面,为确保问卷调查的有效度和广泛性,选取了多个区域、多个学校的初中学生为样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获得大量的有效问卷回收。
访谈,以一种更加直接,更为深入的方式,获得学生个体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在访谈环节,虽然受访学生范围相对较小,但提供了更为内在、深层次的信息。在访谈中,研究者通过深入的对话,获得了学生对诗词教学的深入理解,对教学策略实施的评价,对提高诗词教学效果的建议等信息,继而验证或补充问卷调查的数据,让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
在教学效果评价中,问卷调查和访谈是重要的评价手段,其定量和定性的数据相辅相成,富于深度和广度,不仅能反映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还能够提供优化教学策略的依据。在对问卷数据和访谈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的过程中,为结果的深入理解和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2 教学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在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引入了满足并尊重学生阅读需求、创设有利于诗词学习的环境,以及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等多方位的教学措施。实施之后,通过对部分学生的随机访谈和对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收集到了一些初步数据。
首先,从满足并尊重学生阅读需求策略的实施来看,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诗词的感兴趣程度有了显著的增长,他们开始愿意并乐于参与到与诗词相关的课堂活动中来。
在创设有利于诗词学习的环境的策略实施效果的分析中,绝大多数学生反应,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不再单一和枯燥。适度的教学压力和合理的课堂活动不仅使他们对诗词产生了兴趣,而且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在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方面,通过对诗词背景知识的讲解和诗词欣赏的指导,学生们不仅对古典诗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领略到其艺术魅力,进而提高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程度。
也有一部分不足之处需要重视。一些学生在问卷中反映,个别诗词的深度解读和欣赏指导可能会略显难以理解,这可能是由于教学挖掘的过深或是学生自身学习基础的影响,对此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对。
总结来看,以上的教学策略在实施效果良好,学生们的学习参与度提高,对诗词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同时也指出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出了改进建议,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3 结果讨论和教学改进建议
在实施新型教学策略对学生古典诗词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中,需要深度挖掘和分析这种影响的原因。分析原因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还可以为今后的古典诗词教学提供经验参考,引导学生更好地欣赏古典诗词的美丽。
对于策略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学生对某些诗词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足,或者是学生对于某些学习环节的反馈不佳,都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在改进过程中,应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整体而言,教学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价,不只是对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检验,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反思和自我修正的过程。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实地教学和实证分析,旨在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喜欢古典诗词的问题。通过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创设有利于诗词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等多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古典诗词的认同和欣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反映出,这些方法的实施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使他们对古典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然而,我们也认识到现有的教学策略并不完善,未来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阅读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总体来说,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但还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期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丽,赖春芳. 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索[J].教育观察,2020,(04):90-93.
[2] 岳雪,戚亮.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25-127.
[3] 方瑞,陈冬菊.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164-165.
[4] 张宇.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作家,2017(19):208-209.
[5] 温瑜.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衍生态策略[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6, (06):59-61.
作者简介:毛文娟(1982.10-)女,汉,江苏常州人,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