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体质辩证与女性生殖健康相关联
在女性健康与保健中,中医对于女性体质的辨证认识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的基础,在国内,中医辨证观点中对于体质的研究较为丰富,国内有学者将体质大致进行分类,包括平和质以及偏颇体质等。其中根据女性不同的体质以及不同的先天条件和环境特点,将女性的偏颇体质分为气虚、气郁、湿热、痰湿、血瘀、阳虚、阴虚等等。女性的偏颇体质,又可分为先天因素的影响以及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偏颇体质直接影响到了女性的新陈代谢和免疫调节。根据国内中医中药的部分研究指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引起与女性偏颇体质有密切的关联。根据气虚、气郁的女性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疾病,进而影响到女性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使得女性生殖器官出现菌群失调,甚至出现炎症等妇科慢性疾病。据女性妇科慢性疾病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近年来妇科慢性疾病在女性总体人群分布情况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到女性生殖健康[2]。 为此,在发现偏颇体质后及时的进行治疗和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女性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征以及环境的影响,利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思路,调理身体、生活习惯、运动调整以及精神调节。采用中医中药的思路,通过中医药的干预和应用,对自身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和改善,从而改善女性生殖健康。
二、中医药养生保健与饮食疗法相结合
中医药治疗以及饮食疗法在调理和改善女性体质的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在中医辨证的观点以及指导下,根据女性群体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女性生殖健康保健采取不同的保健策略和方法,从而最终取得最优效果。如在针对女性气虚体质的调理中,通过利用日常的饮食,对女性体质状况进行有效调理,采用气虚体质养生方剂,如山药桂圆顺气散等,对气虚体质进行改善,纠正偏颇体质,改善女性气血不足的问题,健脾益气,温中理气[2],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同时对于慢性妇科疾病也具有调理作用;在针对女性气郁体质的调理中,则主要采取行气疏肝的调理思路,普遍的行气治疗思路是通过摄入洋葱、橘、茴香等食物,同时减少酸涩、味厚的食物,同时禁忌辛辣刺激食物等。还有文献指出,当女性出现生殖系统的慢性疾病时,养生保健调理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对妇科慢性疾病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治疗后,上述保健策略对于治疗后患者的恢复能够提供机体调节和支持。通过食物的摄入,补足女性偏颇体质中所欠缺的营养物质,提高女性营养的摄入水平,进而改善女性群体中易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妇科慢性疾病的并发症状。除此之外,女性在出现生殖系统一系列不适症状时,必须及时就医,结合医院诊断及时进行治疗以及中医药处理。治疗后结合适当合理的食疗,补充药物治疗,改善身体情况,最终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三、中医中药干预在女性生殖保健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目前随着社会节奏的进一步加快,妇科慢性疾病以及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逐渐成为当代妇女的多发性问题之一,其发病原因以及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女性存在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体内激素不平衡、炎症反应、精神压力大等。由于女性生殖器出现的症状在治疗中难以根治,因此中医中药养生保健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健康保健的手段成为目前较为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
同时,有研究表明,采用中医中药干预对女性妇科慢性疾病宫颈炎、阴道炎等患者体内血清的炎症因子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国内有研究将中药补肾汤同西药抗炎药物进行对比,比较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以及血清IL-8和TNF-α水平浓度,最终采用中药干预治疗的患者体内雌激素改善情况更优,同时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5]。通过以上研究结论的统计与总结,能够看出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对于女性生殖系统养生保健具有较好的效果,中医药在女性保健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
四、结语
女性生殖系统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当代女性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甚至会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起月经不调甚至不孕不育症状。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的问题以及妇科疾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女性存在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生殖系统的炎症、自身免疫调节能力不足、自身的偏颇体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作息时间以及精神压力等。通过大量资料查阅和研究显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引起,与女性偏颇体质有密切的关联,通过中医药养生保健结合饮食疗法,及时纠正体质偏颇,从而改善女性生殖健康;另外中医中药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女性患者自身体质以及免疫系统,对于妇科疾病患者静脉血血清中激素水平调节和炎症因子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医药保健养生手段对于女性生殖保健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进行应用。
综上所述,中医药养生保健在女性生殖系统保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中医养生保健与饮食疗法相结合以及中药干预等保健方式,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调节女性自我免疫的能力,规避妇科疾病,增进女性生殖健康从而有利于全社会女性生理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芸,丁霞,孙杰,李良军.体质辨识在围术期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02):377-380.
[2]宗惠,刘宏奇.中医药养生保健措施在孕前孕期保健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8,19(05):78-79.